萬億級別的機構資本,其入場的前提從來不是“高收益”,而是“可控的風險”與“合規的框架”。比特幣世界原生的“信任代碼”範式,對於習慣了“信任法律”與“信任牌照”的傳統機構而言,是陌生且充滿風險的。Hemi與Dominari Securities的合作,本質上是進行一場精密的 “信任遷移” ,將傳統世界的信任錨點,逐步引入並焊接到加密世界的架構之上。
信任基石一:受監管的證券化架構
Dominari Securities作爲一家在美國證監會(SEC)註冊的經紀交易商,其核心價值在於提供了一個合規的法律外殼。通過設立特殊目的載體(SPV),將比特幣進行證券化,所發行的“數字資產國債”在法律上被界定爲一種證券。
這對於機構意味着:
· 清晰的監管歸屬:產品受美國證券法管轄,明確了信息披露、反欺詐等義務,機構投資者可以在其現有的法律和合規框架內進行評估與投資。
· 破產隔離:SPV結構確保了即使Hemi或Dominari其中一方出現經營問題,SPV內的資產(比特幣)也不會被追索,從而保護了投資者的資產安全。
信任基石二:機構級的託管與風險管理
華爾街無法接受私鑰丟失即資產歸零的模式。Hemi與Dominari整合的託管方案, likely 涉及:
· 混合託管模型:結合了傳統的受監管託管機構(如銀行或合格託管人)與鏈上的MPC技術。傳統託管人提供法律意義上的資產保管和責任,而MPC網絡則在技術上實現資產的控制與轉移,二者相互制衡與補充。
· 超額抵押與保險:如同傳統的回購協議,所有基於比特幣的借貸或證券化產品,都會要求顯著高於100%的抵押率。此外,整個託管流程會由專業的保險公司承保,進一步覆蓋極端風險。
信任基石三:透明的運作與可驗證的審計
傳統金融的審計是事後且抽樣式的。Hemi操作系統帶來的則是實時、全量的透明。
· 鏈上可驗證:機構投資者可以隨時、獨立地通過區塊鏈瀏覽器,驗證鎖定在比特幣網絡上的抵押品是否足額、是否存在。這種“自驗證”能力,極大地降低了盡職調查的成本和信任摩擦。
· 程序化合規:反洗錢(AML)和了解你的客戶(KYC)規則可以被直接編碼到智能合約中。只有通過驗證的地址才能參與購買,所有交易記錄在鏈上不可篡改,爲監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工具。
完成信任的最後一公里
Hemi提供代碼(技術信任),Dominari提供牌照(法律信任)。二者的結合,爲機構資本構建了一個可信的過渡艙。
機構無需一下子完全理解並信任晦澀的密碼學和去中心化網絡,它們可以首先信任Dominari這個熟悉的金融中介,以及其背後熟悉的美國證券法體系。然後,在享受產品收益的過程中,它們會逐漸認識到,更深層次的 security 其實來自於Hemi構建的、可驗證的代碼層。
這種“信任遷移”是漸進且不可逆的。一旦機構嚐到了在合規框架下,享受鏈上透明性與效率的甜頭,它們將再無可能退回到那個 opaque 且低效的傳統舊世界。Hemi與Dominari正在做的,正是爲這股即將涌入的機構洪流,修建一條堅固而合規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