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長期以來被譽爲終極數字“硬貨幣”,不可變、抗審查且安全。但這種力量也限制了它的靈活性:比特幣在其原生形式中,缺乏對豐富可編程性、智能合約或超出其受限腳本語言的鏈上邏輯的內置支持。隨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web3和鏈上智能的演變,一種緊張關係仍然存在:如何在解鎖智能合約和可組合應用的表達能力的同時,保持比特幣的安全性和精神?
歡迎Hemi,一個將自己定位爲比特幣的演變而非競爭者的項目:在BTC的錨定信任與可編程區塊鏈的表達潛力之間架起橋樑。Hemi不是創造一個平行的“比特幣克隆與合約”,而是通過引入一種模塊化架構,使原生BTC能夠直接參與可編程邏輯,從而擴展比特幣的能力。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它旨在將比特幣從一個被動的價值存儲轉變爲一個主動的、智能的DeFi、人工智能、跨鏈應用等的基礎。
在下面的部分中,我們將解讀Hemi的核心創新、其架構權衡、面臨的挑戰、當前吸引力,以及其成功(或失敗)可能對加密景觀的信號。
承諾:可編程比特幣,不妥協安全性
爲什麼比特幣迄今仍然保持“不可編程”
比特幣的設計哲學強調安全性、簡單性和可預測性。它的UTXO模型和有限的腳本是有意的約束:更少的攻擊向量、更少的複雜性和更多的確定性。但這種簡單性也伴隨着權衡。許多高級DeFi功能——借貸、自動做市商、抵押、複雜狀態機——在比特幣基礎層上直接實現是困難或不可能的。
結果是:雖然以太坊和其他鏈作爲靈活平臺蓬勃發展,但大多數比特幣仍然閒置。正如Hemi的一篇博客所言:在所有BTC價值中,只有微不足道的一部分(<0.5%)參與DeFi,其餘大部分處於“沉睡”狀態。
希望將比特幣引入DeFi的開發者通常依賴於變通辦法:以太坊上的包裝BTC(wBTC)、保管橋、側鏈或合成表示。但這些引入了信任假設,減少了透明度,或脫離了BTC的“原生”特性。
Hemi的願景是避免這些權衡:使比特幣原生可編程,同時保持其完整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無需包裝,無需保管中繼。
核心創新:hVM、PoP共識和隧道
爲了實現這一願景,Hemi提出了一組三個關鍵架構創新:
1. Hemi虛擬機(hVM)
Hemi的核心是hVM,一個與以太坊兼容的虛擬機,內嵌完整的比特幣節點。這意味着Hemi上的智能合約可以直接查詢比特幣狀態——區塊頭、UTXO、交易歷史——而無需依賴外部Oracle或中繼。
在實踐中,這意味着合約可以進行例如檢查特定BTC UTXO是否被花費,或根據比特幣區塊高度或銘文編程條件邏輯等事情。Hemi稱這種能力爲“比特幣意識”。
Hemi還提供了一個名爲Hemi比特幣工具包(hBK)的開發者工具包,抽象掉低級複雜性,使合約能夠輕鬆查詢比特幣數據(餘額、UTXO、區塊頭)。
2. Proof-of-Proof(PoP)共識和超級最終性
僅僅嵌入比特幣邏輯是不夠的——系統必須保持強大的安全性。Hemi通過Proof-of-Proof(PoP)解決這一問題,這是一種將Hemi的狀態證明直接錨定到比特幣鏈的機制。實際上,專門的“PoP礦工”定期將Hemi的網絡狀態的加密證明發布到比特幣區塊鏈,從而繼承比特幣的不可變性。
在提交到比特幣後,Hemi區塊在大約九個比特幣區塊(大約90分鐘)的延遲後變得最終,此時它實現“超級最終性”——這意味着要更改它需要同時攻擊Hemi和比特幣。
PoP方法使Hemi能夠保持快速的區塊時間和較低的成本,同時利用比特幣的共識作爲最終的安全錨。
3. 隧道:信任最小化的跨鏈運動
Hemi的一個絆腳石是使資產(特別是BTC)能夠在鏈之間移動而不失去信任。Hemi引入了“隧道”——協議級原語,允許在比特幣、以太坊和Hemi之間進行去信任、去中心化的轉移,而不依賴於中心化橋。
與依賴中繼者或保管人的普通橋樑不同,隧道通過將狀態邏輯深度集成到Hemi的核心中來維護跨鏈完整性。例如,當BTC在比特幣上被鎖定時,可以通過協議驗證機制在Hemi中鑄造相應的表示;提取也以類似的方式進行驗證處理。
Hemi還與Interport Finance合作,利用這一架構帶來信任最小化的跨鏈交換。
這些組件使Hemi能夠將比特幣視爲不僅僅是抵押品或包裝資產,而是去中心化邏輯中的一等公民、可組合資產——使新的協議類別能夠實時響應比特幣事件。
Hemi所啓用的:從DeFi到鏈上智能
鑑於這一架構,Hemi解鎖了什麼樣的用例——以及它可能帶來什麼價值?
1. 比特幣原生DeFi
Hemi的一個基礎承諾是讓開發者使用原生BTC作爲抵押或流動性構建DeFi協議,而無需將其包裝或依賴信任中介。這打開了這樣的可能性:
借貸:用戶抵押原生BTC並借入其他資產;邏輯可以直接檢測比特幣UTXO狀態。
自動做市商(AMM)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BTC對,以比特幣深度錨定的擔保結算。
永續合約、衍生品、以BTC爲支持的期權。
收益協議,分發以BTC或其他代幣計量的獎勵,完全經過審計並可通過鏈上證明進行驗證。
由於Hemi的合約可以直接觀察比特幣狀態,它們可以安排與比特幣區塊高度、超時或UTXO變化相關的邏輯。這比許多側鏈允許的合約語義更豐富。
2. 跨鏈和可組合生態系統
由於Hemi作爲一個“超級網絡”連接BTC和以太坊,它使跨越兩者的應用成爲可能——例如:
橋接流動性流動,用戶可以無縫地將資產從以太坊轉移到Hemi,並在以太坊原生應用中使用比特幣流動性。
跨鏈邏輯,其中Hemi上的合約響應以太坊上的事件,反之亦然。
多鏈DAO,決策可以依賴於比特幣活動,或財務功能在各鏈之間轉移資金。
可組合堆棧,建立在Hemi上的應用可以生成繼承Hemi安全性的子模塊或側鏈。
Hemi的模塊化架構旨在可擴展:外部項目可以啓動特定應用的鏈,繼承Hemi的安全性。
3. 鏈上智能和數據驅動邏輯
由於Hemi的hVM本身感知比特幣狀態,開發者可以構建使用鏈上數據作爲邏輯的實時輸入的系統——例如:
響應比特幣UTXO變化的合約,與BTC運動相關的事件觸發。
使用比特幣區塊高度作爲參考的時間鎖邏輯。
跨鏈預言機系統,集成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鏈數據。
AI輔助智能邏輯,數據饋送或分析觸發條件執行。
Hemi還談到了與SQD AI和類似分析平臺的集成,啓用能夠智能響應實時鏈上洞察的合約。
簡而言之:Hemi力求將“智能”引入鏈上,錨定在比特幣的可靠性上。
吸引力,籌資和生態系統
Hemi的概念願景引人注目,但現實世界的吸引力和支持呢?
資金和發佈
在2025年8月,Hemi籌集了1500萬美元的增長資金,以加速其架構、工具和生態系統的建設。
該項目據報道累計了3000萬美元的總融資,包括之前的輪次。
在2025年3月12日,Hemi啓動了其主網,獲得了Binance Labs的支持,並報告了4.4億美元的初始TVL數字。
其代幣發佈(HEMI)定於Binance上,交易在2025年8月29日上線,按照他們的公告。
生態系統和合作夥伴關係
自其主網首次亮相以來,Hemi吸引了Sushi、LayerZero、MetaMask、Redstone等協議。
它與Interport Finance合作,提供涉及BTC的信任最小化的跨鏈交換。
Hemi還與Hypernative集成安全性:跨橋、多個簽名、智能合約等的生態系統範圍內威脅監控和風險評估。
根據Hemi自己的說法,超過90個協議正在構建或與Hemi的堆棧集成。
此外,Hemi聲稱在其去中心化協議中超過了10.5億美元的TVL。
這些里程碑表明了嚴肅的動力:Hemi正在超越概念走向已部署的基礎設施,獲得生態系統的興趣和資本。
技術優勢和權衡
沒有架構是完美的。以下是Hemi帶來的優勢——以及它必須管理的風險或權衡。
優勢
1. 安全錨定於比特幣
通過將共識根植於比特幣的PoW via PoP,Hemi繼承了世界上經過考驗的區塊鏈的安全性,而不是依賴於較弱或新穎的共識機制。
2. 原生BTC集成
Hemi避免了包裝或合成表示;BTC在合約中成爲一等公民。這減少了信任攻擊面並簡化了語義。
3. 豐富的可編程性而不改變比特幣
它不需要對比特幣基礎層進行更改。Hemi作爲一個疊加層,最小化基礎層爭議的風險。
4. 可組合的模塊化架構
開發者可以選擇或擴展層(執行、數據可用性、結算),或啓動通過Hemi系統保護的鏈。
5. 內置的跨鏈橋(隧道)
跨鏈運動作爲協議原語處理,減少對不安全的第三方橋樑的依賴。
6. 比特幣狀態的即時可見性
合約可以實時響應BTC事件。這種集成比使用Oracle或中繼更無縫。
風險、挑戰和未解問題
1. 延遲和最終性權衡
由於PoP定期提交證明,Hemi需要一個最終性延遲(大約九個比特幣區塊,≈90分鐘)。這對於許多用例來說是合理的,但比許多L2更慢。
2. 比特幣的成本和擁堵
向比特幣提交證明會產生交易費用,並與正常的BTC需求競爭。如果比特幣的費用市場波動,嵌入證明可能變得昂貴或延遲。Hemi通過自適應調度和證明間隔來考慮這一點。
3. 複雜性和攻擊面擴展
在EVM環境中嵌入完整的比特幣節點,加上跨鏈隧道、驗證者系統、挑戰層等,增加了架構的複雜性。更多的活動部件意味着更多潛在的脆弱性。
4. 驗證者設計和激勵
Hemi的安全性取決於質押、驗證者、PoP礦工、挑戰者、最終性模塊等。確保這些參與者得到適當激勵、足夠去中心化且不合謀是非平凡的。
5. 啓動採用和流動性
可編程比特幣是一個激進的轉變。互操作性、工具、流動性和開發者的關注必須迅速提升——否則它可能在以太坊L2主導的競爭環境中掙扎。
6. 監管和合規壓力
跨鏈系統、代幣機制以及金融邏輯與可編程比特幣的交集可能會引起審查,尤其是隨着DeFi的擴展。Hemi必須在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中導航。
7. 競爭與碎片化
還有其他比特幣原生或比特幣相關的項目(如Ordinals、BRC-20s、側鏈、滾動)爭奪關注。Hemi必須令人信服地區分自己。
8. 可升級性和協議風險
隨着堆棧的發展,確保順利升級,同時保持共識、安全性和向後兼容性是一個常年挑戰。
總之,Hemi的架構大膽而充滿希望——但它在更微妙的設計選擇上放置了大量工程和經濟負擔。執行和彈性將極爲重要。
成功的樣子——以及可能會 derail 的風險
成功的指標
如果Hemi成功,這裏是我們可能看到它隨時間推移的表現:
廣泛的BTC支持的DeFi協議,擁有可觀的TVL(數十億)在信貸、AMM、衍生品等領域。
通過隧道實現BTC、Hemi、以太坊和其他鏈之間的強大跨鏈流動。
一個開發者生態系統,在其中編寫“比特幣感知智能合約”變得普遍。
新應用程序(AI、自治邏輯、數據驅動的合約),利用BTC和其他鏈信號。
與錢包、基礎設施提供商(Infura、Alchemy等)、開發者工具包和從Hemi分叉的鏈深度集成。
一個充滿活力和去中心化的驗證者網絡,保障PoP共識。
嵌入治理、費用、質押等的代幣效用(HEMI),健康的採用和最小化中心化。
現實世界的機構使用、審計系統、鏈上金融產品和透明會計。
可能 derail 這一願景的風險
如果證明提交因比特幣網絡擁堵而延遲或成本過高,安全鏈接可能變得不可靠。
隧道邏輯、驗證者共識或節點嵌入中的成功利用可能會破壞信心。
如果採用緩慢(開發者、流動性提供者、機構),Hemi可能落後於更成熟的L2生態系統。
對跨鏈協議或DeFi機制的監管打壓可能會施加約束。
競爭項目(例如下一代聚合、主權側鏈、第一層)可能會超過Hemi的增長。
PoP礦工的集中化或質押集中可能會侵蝕去中心化的保證。
Hemi的架構是雄心勃勃的——前方的道路風險很高,但回報也很高。
重新表述Hemi的願景(用於敘述推介)
想象一個未來,每個聰都活着——不僅僅是存儲,而是積極貢獻於去中心化金融、自治邏輯或跨鏈價值流。Hemi正在構建那個世界。它並不要求我們放棄比特幣;它要求我們進化比特幣。通過將完整的BTC節點嵌入EVM,通過Proof-of-Proof錨定狀態,並啓用無信任的跨鏈“隧道”,Hemi提議BTC不需要在智能合約時代被邊緣化——它可以引領。
在那個未來:
您質押原生BTC以支持借貸協議並獲得收益——無需依賴包裝或中介。
合約實時響應BTC交易——觸發交易、治理事件或基於UTXO變化的流動。
流動性在比特幣、Hemi和以太坊之間無縫流動——用戶在遷移資產時不必擔心橋樑或保管。
開發者不必在BTC安全性和DeFi表現力之間做出選擇——他們可以同時獲得兩者。
金融系統變得更加智能、可審計、可組合——但紮根於比特幣的信任基礎設施。
如果這聽起來像是可編程智能的下一個前沿,Hemi打算成爲基礎。
技術深入探討:PoP和超級最終性如何工作
爲了更深入地理解Hemi的架構,讓我們詳細瞭解PoP共識和最終性機制(更技術性細節)。
1. Hemi區塊生成與驗證者共識
Hemi運營一個驗證者集(BFT PoS風格)以快速提議、達成一致並生成區塊,具有低延遲。
2. 狀態證明生成
定期,PoP礦工獲取Hemi的鏈狀態,生成簡潔的證明(例如,頭部、Merkle承諾)捕捉該狀態,並將其作爲比特幣交易(嵌入證明)發佈在BTC鏈上。
3. 錨定和延遲
該比特幣交易在BTC鏈上確認(通常需要六次BTC確認)。Hemi強制執行九個比特幣區塊(≈90分鐘)的延遲,然後纔將相應的Hemi區塊視爲超級最終——這意味着其狀態不再可以爭議,除非攻擊比特幣本身。
4. 挑戰和回退路徑
如果出現相互衝突的證明或分叉,挑戰者可以提交競爭證明或爭議;該協議通過商定的規則處理解決方案。
5. 安全增強
在證明將狀態錨定到比特幣的共識後,改變Hemi的狀態將需要重新挖掘比特幣區塊或攻擊比特幣本身——這使攻擊的成本高得驚人。這建立了“超級最終性”的概念。
這一設計使Hemi在Hemi內部實現快速區塊時間和強健的最終性,錨定在比特幣的PoW安全上。
前方的道路:Hemi的下一步是什麼
展望未來,以下是一些預期的里程碑、開發重點和戰略挑戰:
代幣發佈和治理:HEMI的發佈、治理機制(veHEMI、質押)和社區參與將至關重要。
生態系統入駐:更多協議(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AI驅動的應用)必須在Hemi上構建以驗證其價值。
擴展和優化:減少證明延遲,優化燃料費用,提高區塊傳播,並調整驗證者性能將變得至關重要。
安全審計和彈性:隨着風險的增加,持續的審計、漏洞賞金和監控(例如通過Hypernative)至關重要。
優化隧道和跨鏈流動:確保BTC、Hemi和以太坊之間的順暢、低摩擦轉移是關鍵。
機構採用和合規性:與受監管方互動,確保可審計性,並與合規機制對齊,將是大規模採用的必要條件。
互操作性和可組合性:允許基於Hemi的鏈、側鏈和特定應用的部署將是增長倍增器。
社區增長和教育:對於像Hemi這樣的以平臺爲中心的架構,贏得開發者的關注、提供工具包以及宣傳最佳實踐往往是最困難的部分。
如果Hemi能夠在這些方面執行,它可能會催化比特幣原生智能金融的新紀元。
最後的想法:Hemi是比特幣的未來嗎?
Hemi是大膽的。它的目標不僅是將比特幣包裝在智能合約中,而是成爲比特幣的信任與可編程邏輯融合的基礎。如果成功,它可能會重塑開發者對比特幣的看法:不僅僅是單一的價值存儲,而是一個活躍的、互動的資產。
也就是說,路徑陡峭。將完整節點嵌入EVM、將證明錨定到比特幣、確保驗證者激勵和吸引網絡效應的複雜性是巨大的。任何在安全性、用戶體驗或採用方面的失誤都可能阻礙動力。
然而,潛在的上行空間是巨大的:解鎖大量閒置的BTC流動性,啓用新的DeFi創新,促進跨鏈協同,並將下一代協議錨定在比特幣不可動搖的安全性上。
對於那些關注區塊鏈基礎設施演變的人來說,Hemi是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項目。無論它成爲下一個範式還是一個墊腳石,其架構思想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