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eldBasis是一個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它爲自動化平臺上最常見的流動性提供問題之一:無效損失,提供了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案。YieldBasis並不被動接受這種風險,而是採用基於Curve Finance基礎設施的2倍複合槓桿架構。該協議的核心策略是允許用戶存入加密資產並獲得YieldBasis LP代幣,這些代幣代表他們在系統流動性儲備中的比例份額。
這個機制通過抵押債務頭寸 (CDP) 來維持,協議借入 crvUSD 以保持恆定的槓桿比率。當基礎資產的價格發生變化時,自動再平衡模型-AMM 與虛擬池結構相結合,使套利者能夠介入以恢復目標槓桿的平衡。這個設計不僅穩定了槓桿比率,還確保 YieldBasis 的 LP 代幣表現直接且線性地反映原始資產的變動,同時持續從 Curve 的池中產生交易費用。
該協議提供了兩條不同的收益生成途徑。那些持有 YieldBasis LP 代幣而不進行質押的用戶,會直接獲得由池活動產生的交易費用。另一方面,選擇對這些代幣進行質押的用戶則會開始獲得原生 YB 代幣的發放。YieldBasis 架構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實施了一個動態的管理費用公式,根據質押程序中的參與程度按比例調整。這筆費用在未質押的 LP 代幣持有者和持有 veYB (投票抵押的 YB) 的治理參與者之間進行分配。
YB 是原生的實用代幣,作為生態系統內的治理和激勵中心。YB 代幣可以鎖定長達四年的時間以創建 veYB,其功能是根據鎖定時間提供相應的投票權。這種投票權在鎖定期間內以線性方式衰減,除了最大鎖定期的情況,該情況將在到期前保持總權重。基於 veYB 的治理系統負責決定參數更新、功能引入和協議調整。
veYB 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決定 YB 代幣的發放分配到各個流動性池。通過對 gauges (分配計量器) 的投票,veYB 持有者直接影響哪些池將獲得更多或更少的獎勵。分配給每個 gauge 的發放比例與收到的投票數量直接相關,投票偏好的變更會在更新時立即應用,並遵循每次變更之間至少十天的最小間隔。
在收益方面,協議將部分利潤與 veYB 持有者分享。這是通過動態管理費用公式來實現的,該公式隨著 LP 代幣的質押參與度逐漸增加。質押比例越高,重新分配給 veYB 持有者的總費用份額就越大,創造了一個有利於那些致力於治理和協議可持續發展的人的收益分享模式。
在流動性激勵方面,YB 代幣作為獎勵分配給對其 LP 進行質押的用戶。這個模型遵循指數衰減的發放曲線,最大分配率由 GaugeController 合約控制。總發放限制在十億個單位,這對通貨膨脹施加了程序性限制,並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可預見性。
YieldBasis 的策略,結合穩定的槓桿、自动再平衡架構、去中心化治理模型和代幣化激勵,展現了一個專注於減少風險和最大化經濟效率的協議。在一種讓人想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系統化複雜性的方式中,YieldBasis 不僅限於提供一個替代方案,而是旨在重新工程流動性在自動化市場環境中的供應和獎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