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意氣風發到負債累累,我的交易毀滅之路,步步驚心。

第一章:出師不利

2017年春節後,我開啓第二段全職交易。選擇在家辦公,一人、兩電腦,便是全部家當。

深知心不靜則交易不順,年前年後我並未急於操作。但出資人的期待已透過字句傳來,我必須儘快用利潤安撫他們。

初期,我主攻歐元與黃金。以0.5手爲起點,算上跟單賬戶,實際同步操作5.5手。我只需承擔0.5手的壓力,卻能分享其他賬戶的利潤分成,模式堪稱“承一險,獲三利”。

二月底,跟單賬戶盈利已近10%,觸手可及的分紅卻因市場反覆而始終差之毫釐。爲他人操盤,猶如背後有十雙眼緊盯,壓力無形倍增。

三月中旬,首筆分紅終於落袋,2600美元。母賬戶盈利突破70%,我帶全家慶祝,壓力暫緩,春光正好。一切看似步入正軌,祥和之下,危機的種子卻已悄然埋下。

第二章:蝴蝶效應

四月,一個週五,我持有歐元空單過週末,不料凌晨盯盤時睡着。醒來驚覺,因法國大選爆冷,歐元週一高開180點,我的止損在低價被觸發,一覺蒸發1萬美元,整體淨值回撤10%。

我判斷空頭格局未變,高開恰是再做空良機。然而,經驗在單次行情前失效,第二筆空單再次止損。

接連虧損讓出資人坐立不安。解釋在虧損面前蒼白無力。賺而復虧,遠比從未盈利更令人痛苦。

隨後,第三筆順勢空單也未能倖免,淨值跌破9000美元。震盪行情中,質疑聲四起:“爲何還要做空?”

此時,人性的考驗接踵而至。一位朋友以急用爲由,提前撤資;另一位同學在資金回撤時,申請部分出金,相當於讓我用更少的資金去填他挖的坑。我都接受了,對朋友,我似乎沒有原則。

10萬美元的跟單資金,悄然縮水。毀滅的序幕,就此拉開。#鲍威尔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