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合約這事兒特怪 —— 明明聽說 99% 的人都虧光過本金,可還是有人攥着錢往裏扎。今天我就跟你嘮透:不是市場太狠,是很多人連最基本的風險都沒搞懂。

先掰扯個關鍵誤區:你以爲的 “低槓桿” 真安全嗎?錯了!

交易所顯示的 5 倍、10 倍槓桿,就是個平臺規則,跟你實際要承擔的風險半毛錢關係沒有。真正的槓桿得這麼算:你開的倉位,除以你能接受虧多少錢就跑(也就是止損資金)。

舉個例子:你有 1 萬本金,開了 10 倍槓桿,但只打算最多虧 100 就止損。那真實槓桿就是(1 萬 ×10)÷100=100 倍!你以爲自己玩的是 10 倍,其實是在賭 100 倍的風險,能不爆倉嗎?

再說說 90% 的人栽跟頭的三個坑,個個扎心:

第一個是 “扛單”—— 明明買反了方向,幣價一個勁跌(或漲),到了自己定的止損線,偏不信邪:“再等等,肯定能反彈”。結果越等越虧,最後本金直接清零。

第二個是 “梭哈”—— 把所有本金全砸進去,想着 “賭一把翻身”。贏了確實能翻倍,但只要方向錯一次,手裏的錢就全沒了,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第三個是 “情緒化加倉”—— 虧急眼了就亂補倉,本來只虧 1000,想着 “再補 2000,漲一點就能回本”,結果越補越套,最後虧得更多。

其實你得想明白:合約賺的錢,不是市場給的,是別人操作錯了虧的錢。

牛市裏,很多人看到漲就瘋搶,你要是能在高位賣空(也就是看跌),就能賺他們追漲虧的錢;熊市裏,大家慌了就割肉,你在低位接,也能賺他們割肉的錢。所以行情是牛是熊不重要,關鍵是你能不能活到 “別人犯錯” 的時候。

這裏就得說兩種人:夢想家和風險管理者。

夢想家總喊:“這幣能漲 100 倍!滿倉幹!” 結果十有八九爆倉;風險管理者會算:“這個位置要是對了,能賺 3 塊,就算錯了,最多虧 1 塊(盈虧比 3:1),先拿 5% 的本金試試,虧到 1 塊就馬上跑”。最後活下來的,往往是後者。

我在幣圈待了這麼多年,見過不少職業玩家,他們的祕密特簡單:80% 的時間都不操作,就空倉等着,等那種一看就穩的機會(比如盈虧比夠高、信號明確),才用小倉位試單。說白了,他們不是來頻繁交易的,是來等別人犯錯的。

爲啥同樣的策略,80% 的人還是虧?因爲管不住自己的性子 —— 貪多、怕虧、急眼了亂操作,這些人性的弱點,比市場本身更可怕。

最後跟你說句實在的:要是你連 “最多能虧多少” 都沒算明白,就別碰合約。不然你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別人賺的錢,你就是別人眼裏的 “送錢的”。

想在合約裏賺錢,先學會 “不爆倉”。行情越亂,越別瞎操作 —— 等機會,比瞎折騰靠譜多了。

我是薇姐,很高興認識大家,薇姐專注於以太合約現貨埋伏,戰隊還有位置速上車,帶你成爲莊家,也成爲贏家。#MichaelSaylor暗示增持BTC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