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L:下一代代幣(MATIC → POL)

  • 在2025年,Polygon在其Polygon 2.0願景下從MATIC轉變爲POL。這次遷移是1:1,以保持餘額和連續性。

  • POL成爲Polygon生態系統中的原生燃料、質押和治理代幣(PoS + 模塊化/ zk鏈)。

2. 通貨膨脹與排放

  • POL的設計包括每年約2%的排放,分爲驗證者獎勵和社區/生態系統國庫。

  • 具體而言,排放分配爲:1%用於驗證者/質押獎勵,1%用於生態系統/增長計劃/社區補助。

  • 在早期幾年中,這一發行支持網絡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計劃是使發行與費用收入和使用量更一致。

3. 驗證者 / 質押者獎勵

  • 一部分POL的發行量用於保障網絡的驗證者和質押者(PoS)。

  • 在Polygon的質押頁面上:總POL供應量的12%(即10億中的12%)在多年的時間範圍內分配給質押獎勵。

  • 驗證者設定他們的佣金,獎勵來自於系統中收集的發行和費用。

4. 費用銷毀與通縮壓力

  • POL繼續在其燃氣模型中採用費用銷毀機制(繼承自EIP-1559 / MATIC銷毀設計)。當用戶支付交易基本費用時,一部分會被銷毀(燃燒),而不是全部進入獎勵。

  • 一些提案(PIP-24 / PIP變更)正在積極調整Polygon 2.0下的銷毀機制,例如更新銷毀地址邏輯、銷毀政策調整。

  • 銷毀部分的設計旨在對抗通脹,特別是在網絡使用增加時。在高活躍度時,銷毀可能會吸收大部分的新供應。

5. 淨供應 / 流通與解鎖

  • 最初的POL供應量與MATIC之前的供應量相匹配(約100億)。

  • 因為POL取代了MATIC,許多代幣、質押餘額和獎勵會自動轉換。

  •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發行、銷毀和質押,流通供應量將演變。代幣經濟模型表明,在高活躍度下,銷毀方可能主導新的發行,導致緩慢的淨增長甚至輕微的通縮。

6. 觀察趨勢與風險

  • 費用量增長是關鍵:如果交易 + 協議使用不擴大,銷毀將不足以抵消發行,通脹將侵蝕價值。

  • 發行依賴於早期:在第一幾年中,通過發行的質押獎勵至關重要。如果費用收入滯後,持有者承擔的通脹成本將更高。

  • 銷毀機制變更風險:任何未來治理提案減少或重定向銷毀可能會改變價值捕捉的動態。

  • 驗證者佣金 / 競爭:高佣金降低了委託人實際收益;競爭可能隨時間推移驅動佣金下降。

  • 集中化壓力:如果收益偏向資本,大型質押者或驗證者可能會主導。

  • 投機效應:預期市場參與者對銷毀/發行新聞、使用激增或協議升級的反應將導致波動性。

#Polygon #CryptoMarketAnalysis @Polygon #TrumpTariffs $P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