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次成爲頭條新聞,他大膽宣佈計劃從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0%的關稅。這一舉措標誌着他對中國貿易政策持續批評的戲劇性升級,並暗示他將恢復在任期內定義的激進經濟立場。
根據特朗普的說法,這一決定是對他所描述的中國“敵對貿易行爲”的迴應,包括對稀土材料和其他重要工業元素的新出口限制。他指責北京試圖通過武器化對關鍵供應鏈的控制來“綁架世界”。特朗普聲稱,這些行動旨在給全球市場施加壓力,破壞美國的經濟獨立性。
提議的100%關稅將有效地使中國商品進入美國的成本翻倍,可能影響從電子產品和機械到消費品和工業零部件的所有東西。經濟學家警告這種全面的措施可能會重新點燃貿易緊張局勢,擾亂全球供應鏈,並推高美國消費者的價格——重新引入通脹壓力,就在美國經濟顯示出穩定跡象之際。
然而,特朗普為這項計劃辯護,稱其是“保護美國產業和工人的必要步驟”,並辯稱美國必須對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採取堅定立場。他強調,美國在幾個行業中擁有自己的“壟斷地位”,如果中國繼續其限制政策,美國可以策略性地利用這些地位。
在國際上,這一公告引發了強烈反應。分析師預計中國將以對策進行報復,可能針對美國出口、科技公司或農產品。歐洲和亞洲市場也在為潛在的連鎖反應做好準備,因為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重新開啟可能會擾亂全球增長和商品價格。
特朗普的聲明也使他計劃與中國總統在即將舉行的APEC峰會上會面的計劃充滿不確定性,他現在暗示這可能不再發生。隨著緊張局勢升級,未來幾週可能會成為全球貿易關係的重大轉折點——在地緣政治競爭已經重塑世界經濟的時候,重新喚起對經濟碎片化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