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加密市場有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RWA(真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在快速發展。根據最新數據,整個RWA市場規模已經突破300億美元了,比去年增長了260%。這是個什麼概念?意味着越來越多的傳統資產正在被搬到鏈上來,而這個過程會創造出大量的投資機會。

RWA包括哪些東西?最主要的是美國國債,現在鏈上的代幣化美債規模已經超過70億美元了。還有企業債券、房地產、大宗商品,甚至奢侈品、藝術品這些都在被代幣化。爲什麼要代幣化?核心原因是提升流動性和降低門檻。

舉個例子,傳統的債券交易,你得通過券商,最少投幾萬美元,還要T+2清算。但代幣化之後,你100美元就能買,而且買賣都是實時的。這種便利性是革命性的。而且代幣化的資產可以在鏈上自由流通,可以作爲抵押品去借貸,可以參與各種DeFi策略,玩法比傳統資產多多了。

那麼在這個大趨勢下,普通投資者怎麼參與?我最近發現了一個挺有意思的角度。有個項目專門做RWA的收益策略,它跟貝萊德和富蘭克林鄧普頓合作,用他們的代幣化美債產品(BUIDL和BENJI)作爲底層資產,然後疊加各種套利策略,能夠提供13.31%的年化收益。

這個收益怎麼實現的?首先,BUIDL和BENJI本身就能產生4-5%的美債利息,這個是穩定的基礎收益。然後項目方會用這些資產去做delta中性策略,比如BTC的現貨期貨套利、永續合約的資金費率套利、期權的波動率交易等等。這些策略都是市場中性的,不賭漲跌,只賺市場結構的錢。把各種策略組合起來,能再疊加5-20%的額外收益。

爲什麼這個思路有意思?因爲它把RWA的穩定性和加密市場的高收益結合起來了。單純持有美債,收益只有4-5%,跑不贏通脹。單純玩加密貨幣,波動太大,心臟受不了。但兩者結合,既有美債的穩定打底,又能享受加密市場的高收益,風險收益比就很划算了。

從數據上看,這個產品推出以來表現不錯。累計交易量超過15億美元,當前TVL超過1000萬美元。BB代幣價格0.1676美元,30天漲了19.2%,市值1.337億。特別是在面對九月份4289萬枚代幣解鎖的時候,價格只跌了3%就迅速恢復,說明市場承接力很強。

當然也有風險。代幣價格會波動,雖然最近漲得不錯,但加密市場本身不穩定。策略收益會根劇市場情況調整,13.31%是當前水平,不保證永遠這麼高。還有CeFi的對手方風險,雖然用了持牌託管,但也不能說100%安全。

不過從整個RWA賽道的發展趨勢看,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RWA市場規模能達到16萬億美元。如果這個預測成真,那現在的300億隻是個開始,未來還有50倍的增長空間。而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能夠把RWA和DeFi深度結合、爲用戶創造實際價值的產品,肯定會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再說說爲什麼RWA能有這麼大的增長空間。核心還是因爲傳統金融市場太大了。全球股票市場規模100多萬億,債券市場130多萬億,房地產市場更是320萬億。如果這些資產有哪怕1%被代幣化,那市場規模就是幾萬億級別的。而隨着技術成熟和監管明確,這個比例肯定會越來越高。

對於機構來說,RWA代幣化能夠大幅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RWA降低了投資門檻,讓我們能夠接觸到以前接觸不到的資產類別。這是個雙贏的事情,所以發展會很快。

從投資策略角度,我覺得現在是佈局RWA賽道的好時機。雖然已經有300億的規模了,但相比未來的潛力,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現在入場,還能享受到早期的紅利。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個13.31%收益的產品,等到RWA市場真正爆發的時候,這種產品的TVL可能會增長几十倍,到時候你再想進去可能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當然,投資RWA也要選對標的。不是所有RWA項目都靠譜,有些可能只是蹭熱點,實際上沒什麼價值。怎麼判斷?我覺得主要看幾點:一是合作方,如果能跟貝萊德、富蘭克林這種傳統金融巨頭合作,說明項目還是有實力的。二是合規性,有沒有拿到牌照、用沒用持牌託管。三是透明度,策略是不是公開的、收益來源是不是清楚的。四是數據,TVL、交易量這些硬指標能不能撐得住。

從這幾個維度看,我覺得前面說的那個項目還是不錯的。合作方是貝萊德和富蘭克林,持牌託管用的是Ceffu和Mainnet Digital,策略公開透明,數據也拿得出手。雖然不能說絕對安全,但至少風險是可控的。

最後想說,加密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早期那種野蠻生長的階段了。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在進場,越來越多的監管政策在落地,整個行業在走向成熟。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能夠連接傳統金融和加密世界、爲用戶創造實際價值的項目,會有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而RWA就是這個方向上最重要的一個賽道。所以如果你還在觀望,不妨多關注一下這個領域,說不定就能抓住下一個大機會。@BounceBit #BounceBitPrime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