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關注比特幣和黃金作爲2030年的儲備:戰略轉變
隨着全球金融系統的演變,中央銀行正在探索創新策略以多樣化其儲備。新興研究表明,到2030年,比特幣和黃金可能成爲這些投資組合的核心組成部分,這一趨勢受到傳統貨幣主導地位下降和動態市場趨勢的推動。
歷史性的黃金轉向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央銀行已從出售黃金轉向積極收購,累計超過36,000噸,以應對經濟波動。這一大規模的積累凸顯了黃金作爲儲備管理中值得信賴的避風港資產的持久地位。
傳統貨幣主導地位的減弱
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顯著下降,從2000年的60%降至2025年的41%。這一趨勢促使中央銀行尋求替代資產。最近的數據突顯了對黃金和比特幣投資工具的強勁資金流入,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錄得50億美元的淨流入,比特幣等價物在一個月內吸引了47億美元,顯示出機構信心的增長。
比特幣作爲補充資產
分析人士建議,像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資產並不旨在替代法定貨幣,而是補充它們。通過將比特幣納入儲備,中央銀行可以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中增強多樣化。此外,預測表明,到2027年,穩定幣可能推動對美元的新需求達到1.4萬億美元,彌合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的差距。
比特幣和黃金在中央銀行儲備中的潛在納入反映了應對日益複雜的金融環境的積極態度。利益相關者將密切關注這些策略如何塑造全球金融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