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Ledger (token symbol OPEN) 是一個結合區塊鏈 + 人工智能的 Web3 項目,旨在爲數據、模型和 AI 代理創建更公平、透明和可組合的基礎設施。其目標是轉變 AI 價值鏈,使得貢獻(數據提供、模型創建、驗證)能夠被公平追蹤、獎勵和驗證,而不是被大型集中實體提取價值。
歷史背景與創立
該項目在其種子輪融資中籌集了 800 萬美元(2024 年 7 月),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Borderless Capital 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 Finality Capital、HashKey Capital 以及來自 AI / Web3 領域的幾位天使支持者。
在2025年5月,OpenLedger成立了OpenLedger基金會,以指導使命、治理和生態系統的管理。
創始人/核心貢獻者是Ram Kumar,他在AI/ML和區塊鏈方面具有經驗,並一直在積極倡導在AI中對數據貢獻者進行適當的激勵。
什麼是OpenLedger及其工作原理
OpenLedger被設計爲一個以AI爲中心的區塊鏈/數據基礎設施棧。關鍵組成部分包括:
數據網:由社區驅動的專業數據集網絡。用戶貢獻數據,這些數據集用於訓練AI模型。該想法是結構化貢獻,確保質量,並允許明確歸屬。
ModelFactory:一個用於構建、訓練、測試AI模型的工具/接口,使用所貢獻的數據集。這降低了模型創建的門檻。
OpenLoRA:一個高效部署(或微調)模型的系統,特別針對硬件有限的用例。這對於使AI應用程序更容易獲取非常有用。
歸屬證明:這是追蹤數據/模型貢獻的機制,當其數據或建模工作影響輸出時,貢獻者會受到獎勵。旨在使AI模型行爲可解釋並確保貢獻者獲得經濟利益。
其他提到的技術基礎:
OpenLedger使用OP Stack + EigenDA作爲其區塊鏈架構的一部分,提供可擴展性、數據可用性和較低的成本。
它與EVM兼容(因此熟悉以太坊工具、智能合約等的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地集成或遷移),並尋求將鏈下執行與鏈上結算/歸屬結合以提高透明度。
代幣與經濟學
本地代幣是OPEN。它扮演多重角色:支付交易/燃氣費用、質押、治理、獎勵貢獻(數據、模型、驗證),並使用戶能夠訪問平臺上的AI服務。
到2025年9月,OpenLedger被列爲Binance HODLer空投計劃中的第36個項目。該計劃分配了約1000萬OPEN代幣(≈總供應量的1%)。
啓動時的流通供應:大約21.55%的總供應量處於流通中,約爲2.155億OPEN代幣,來自10億。
最近的表現與市場活動
在Binance上市後,OPEN的價格上漲約200%,並在首日/早期時段內交易量龐大(>180百萬美元)。
社區和Binance Square活動非常活躍:爲內容創作者提供獎勵活動,基於任務的活動(例如發佈內容、交易OPEN)以提高意識和使用。例如,Binance Square / CreatorPad活動提供了250,000 OPEN的代金券/獎勵。
關鍵數據點與指標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統計數據和數據,表明了抓住機會和風險:
指標 數據/狀態
種子融資 800萬美元,由Polychain和Borderless主導(2024年7月)
支持或合作的實體 來自Polygon、EigenLayer、各種Web3/AI團體的天使投資者
項目階段 到2025年中,已建立測試網活動、基礎、代幣上市、社區活動。
代幣供應/流通 總供應量約爲10億OPEN;上市時流通約21.55%。
空投/激勵計劃 Binance HODLer空投;Square / CreatorPad活動;內容/社區獎勵。
目的、願景與OpenLedger的差異化
人們爲什麼對OpenLedger感興趣?是什麼使它脫穎而出?
1. 貢獻對齊獎勵
許多AI模型最大的批評之一是數據收集者/用戶沒有按比例獲得信用或獎勵。OpenLedger的歸屬證明旨在將其可見化並使獎勵流透明。
2. 數據/模型作爲資產
數據和訓練模型被視爲鏈上資產;它們可以組合、重用、調用和貨幣化。這開啓了新的經濟模型(例如,按推理付費、許可模型等)。
3. 可擴展性 + 成本效率
通過使用OP Stack + EigenDA,OpenLedger旨在實現高吞吐量和較低的執行成本(適用於數據操作和模型推理)。
4. 治理與去中心化
代幣持有者旨在治理諸如模型資金、歸屬政策、費用結構等方面。質押和潛在的削減機制(針對不當行爲的代理)也是設計的一部分。
5. 生態系統與開發者激勵
該項目已承諾資金(例如通過“OpenCircle”啓動平臺/贈款)以增加開發者在OpenLedger上構建AI/Web3應用程序的參與。
挑戰、風險與監測事項
儘管OpenLedger有許多有前景的特性,但也有潛在的障礙和風險需要關注:
代幣解鎖與通貨膨脹壓力:由於啓動時僅有約21.5%流通,預計會有定期解鎖(團隊、投資者等),可能會增加供應並對價格施加下行壓力。
數據的質量與策劃:如果所貢獻的數據質量低,或者存在操控,歸屬/獎勵系統可能會被操縱或產生錯誤的AI輸出。
競爭:其他區塊鏈和項目也在瞄準AI + Web3的融合(例如,數據主權鏈、AI代理平臺)。OpenLedger需要在技術和生態系統上強有力地區分自己。
監管與倫理:AI數據貢獻、使用、隱私和所有權具有監管/法律維度。OpenLedger的設計需要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內具有抗壓性。
執行與採用:許多項目都有雄心勃勃的目標,但採用、穩定的模型、良好的用戶參與和DApp/模型市場活動纔是真正重要的。
最近的發展與事件
Binance HODLer 空投:如前所述,這提升了可見性、代幣分配,並可能促進初始用戶採用。
CreatorPad / Binance Square活動:這些獎勵社區內容創作者和交易者以提高意識。
在Binance上的代幣上市:這爲OPEN交易提供了訪問權、流動性和曝光率。強勁的增長顯示了市場的興趣。
基金會成立:截至2025年中,OpenLedger基金會已成立,以引導治理、長期路線圖和社區問責。
OpenLedger爲開發者(OpenCircle)分配資金:承諾2500萬美元用於AI + Web3開發者資金,以構建生態系統中的應用、工具和代理。
數據與關注指標
一些數字顯示OpenLedger正在做什麼(或聲稱的):
$8百萬的種子融資在2024年。
~200% 的價格在Binance上市事件後上漲。
~$182百萬的交易量在上市期間。
OPEN的總供應量爲10億。
215.5萬OPEN在啓動時的初始流通中(≈21.55%)。
爲什麼這在Web3 + AI中很重要
OpenLedger利用幾個增長趨勢:
按使用付費/使用計費的AI:隨着AI越來越嵌入日常應用,按推理/模型使用付費的可能性將增加。OpenLedger正在爲此構建基礎設施。
數據來源、歸屬、透明度:隨着AI模型受到審查(偏見、公平、透明),瞭解數據來源、如何使用以及獎勵原始貢獻者變得越來越重要。
可組合的Web3模型用於AI:將模型、代理和數據集構建爲模塊化、可組合的資產,能夠重用、交易和促進生態系統增長。OpenLedger旨在以某種形式將模型和數據組件“鏈上化”。
生態系統效應:投資者、社區獎勵、開發者資金的參與以及與Binance的對齊增加了採用的可能性。
結論與展望
OpenLedger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試圖解決區塊鏈與AI交匯處的重大問題。它不僅僅關乎智能合約和DeFi;它關乎確保AI經濟公正對待貢獻者,使數據與模型成爲鏈上價值循環的一部分,並確保使用、推理、歸屬和獎勵透明記錄。
其早期信號令人鼓舞:強勁的資金、空投、上市表現、開發者激勵和社區及投資者的熱情。但成功將極大依賴於執行:確保數據質量、確保生態系統增長、管理代幣經濟、應對監管,並保持系統安全。
如果OpenLedger達成其里程碑(活躍的數據網,構建和使用許多模型,良好的治理,穩定的使用),它可能成爲Web3中AI的基礎鏈,一個“AI代理/模型作爲資產”的平臺,不再僅僅是口號,而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