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就在美元,它是全球貿易裏說了算的硬通貨,相當於美國手裏攥着全球的“發鈔機鑰匙”。自從當年把美元和石油綁定,全世界買石油都得用美元結算,各國就不得不手裏存着大把美元,不然連能源都買不到。這種“石油美元”體系一立起來,美國缺錢花的時候就有了底氣,根本不用像別的國家那樣摳摳搜搜攢錢。
 
它想搞點大動作,不管是修基建還是養軍隊,路子就倆,簡單粗暴。要麼直接開動印鈔機,新票子一印出來,就能拿去給海軍撥款,航母的油料錢、艦載機的維護費立馬有了着落。
 
更妙的是,這些新印的美元流到全球市場,通脹壓力被全世界一起分擔了,美國自己反倒沒那麼大感覺。要麼就乾脆打借條,也就是發行國債,相當於跟別的國家說“先借我點錢週轉,回頭連本帶利還你”。
 
日本、中國這些主要經濟體手裏都捏着大量美債,連各國央行都把美債當成最安全的“存錢罐”。爲啥?因爲美元信用在那擺着,大家覺得美國就算欠了錢,憑着它的實力也能還上——實在不行,大不了再印點美元出來。這種近乎無條件的信任,讓美國發國債就跟開提款機似的,額度高還不愁沒人接盤。
 
就拿2023年來說,美國國防預算佔GDP的比例雖然比戰爭時期降了些,但絕對值依舊高得嚇人,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都來自發國債籌來的錢。
 
11艘航母可不是擺設,一艘福特級航母光造價就過百億美元,每年維護費、船員薪水、艦載機升級費加起來就得好幾億。要是靠美國自己的財政收入,早就扛不住了,但靠着發國債借來的錢,海軍的經費總能按時到賬。
 
更關鍵的是,這事兒還形成了個循環閉環。美國用發債印鈔來的錢養航母,11艘航母遊弋在全球各大洋,尤其是在波斯灣這些石油命脈地帶,等於直接給“石油美元”體系保駕護航。有航母撐着霸權,各國更不敢輕易拋棄美元,美債的吸引力就一直都在,美國就能繼續靠借錢來維持軍力。等於說是靠航母保住了發鈔權,再靠發鈔權養着航母。
 
別人看着美國37萬億美元的債務覺得嚇人,其實美國自己心裏門兒清,只要美元的硬通貨地位沒倒,這債就不愁還不上,大不了借新還舊接着滾。就算偶爾有國家想減持美債,也不敢一下子拋太多,怕砸了自己手裏的資產,更怕得罪美國。這種“不敢拋、不得不買”的局面,讓美國有恃無恐。
 
所以說,不是美國真有本事靠自己的錢養航母,而是它攥着美元這張王牌,等於把全世界的錢都當成了自己的後盾。只要“石油美元”的盤子沒被打破,航母的燃料錢、維修費就永遠有來路,哪怕債務數字再往上跳,11艘航母該遊弋還得遊弋,這就是美元霸權最實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