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已突破125,000美元大關,主要受到對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前所未有的資金流入的推動。根據PANews在10月6日引用的Cointelegraph數據,現貨ETF在過去一週吸收了超過32.4億美元的淨流入,幾乎與2024年11月創下的週記錄相匹配。
機構需求超過供應
機構資本涌入比特幣ETF迅速成爲推動該加密貨幣新高的主導力量。分析師強調,這些資金流入顯著改變了市場的供需平衡,創造了價格加速的有利條件。
日本的Metaplanet是最積極的企業買家之一,僅在一週內就增加了5,258 BTC的國庫持有。整體而言,上市的比特幣國庫公司共增加了6,702 BTC,代表約12億美元的投資。
然而,ETF的影響甚至更大。來自金融服務公司River的數據表明,機構購買比特幣的速度遠遠超過其挖掘速度。平均而言,企業每天獲得1,755 BTC,而ETF每天吸收約1,430 BTC。相比之下,礦工每天只生產900 BTC。這種供應不平衡突顯了機構產品的需求如何超越新幣的自然發行。
流動性、波動性和增長潛力
分析師警告說,這種非凡的積累速度正在造成雙刃劍。一方面,ETF爲大規模資本流入比特幣提供了一個新的、受監管的渠道,推動了持續的上漲勢頭。另一方面,相對於流通供應的需求量正在收緊流動性,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加劇波動性。
最近ETF活動的激增也被視爲比特幣作爲宏觀資產日益增長角色的驗證。隨着中央銀行轉向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傳統機構尋找對抗通貨膨脹和貨幣風險的對衝,ETF爲進入數字資產市場提供了一個可及的入口。
Outlook
隨着現貨ETF現在作爲比特幣需求的最大單一來源,其持續增長可能仍將是價格表現的關鍵驅動因素。如果流入保持目前的速度,分析師建議比特幣可能會保持強勁的上漲軌跡,可能在年底之前創下新紀錄。
機構採用、受限供應和強勁的ETF流入的結合使比特幣處於全球金融市場的中心,不僅作爲一種投機資產,而且越來越多地作爲一種認可的國庫儲備和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