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幣安Alpha積分的總交易量衝破100億美元,每週18萬參與者的熱情仍在升溫時,一場關於公平的博弈已悄然失衡。普通用戶日復一日手動刷分,卻發現空投機會正被批量涌入的“工作室賬號”蠶食,憋屈感成了社區的共同情緒。
這場公平危機的核心,藏在一組刺眼的數據裏:近10萬個賬號扎堆停留在16分檔位,佔總榜比例高達40%。這些賬號的操作軌跡高度重合,如同複製粘貼般精準,背後正是專業“羊毛黨”團隊的批量控號操作。
工作室的優勢,在於技術與規模的雙重碾壓。他們用腳本和自動化工具操控數百個賬號,24小時不間斷刷分,而普通人僅憑手動操作根本無法抗衡。更令人無奈的是,他們僅需3.6U的成本,就能將一個賬號刷至16分的“安全區”,靜靜等待羊毛落袋,徹底擠佔了真實用戶的生存空間。
儘管幣安已升級風控系統追查違規工具,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工作室總能找到規避手段,唯有更具衝擊力的舉措,才能打破當前的僵局。
或許,一場突如其來的全平臺人臉識別,會是扭轉局面的關鍵。可設置1-2小時的極短窗口期,未完成驗證的賬號直接標記爲疑似工作室賬號——這招的精妙之處在於直擊工作室的軟肋。他們手中的數百上千個賬號,大多依賴購買的KYC信息或異地借來的身份,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全員刷臉;而真實用戶只需拿起手機,便能輕鬆通過驗證,幾乎不受影響。
這場“突襲式刷臉”能否成爲清掃羊毛黨的利刃?你是否認同這一方案?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觀點,若你也期待幣圈的公平環境,不妨點贊轉發,讓更多聲音被聽見。
關注我,一同見證並守護加密世界的公平底線。要我針對“幣安Alpha積分”相關內容,整理一份近期官方發佈的風控措施彙總嗎?這樣你能更全面地瞭解平臺的應對動態,爲後續討論提供準確依據。#ALPHA🔥 #Alpha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