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做過一夜暴富的夢吧,幻想着一夜暴富以後買豪車買奢侈品。
恰巧啊,我就是這個一夜暴富的人,準確的說不是一夜暴富,是幾個月的時間。
二十幾歲的年齡,事業上第一次分紅就拿了40萬,每天早上起牀看到自己的OKX賬戶又多了幾千甚至幾萬塊這個衝擊力還是比較大的,一波拉高賺個幾十萬在當時基本是完全摧毀了我金錢觀。我之前的視頻講過我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其實在創業的過程中我整個人還是比較踏實的,但是炒幣賺到錢以後整個人就飄在雲端了。
我這個人本身是物質慾望特別重的一個人,賺到快錢了以後根本就沒有心思再去管公司的事了,突出的一個花天酒地。喝酒必須是茅臺五糧液1573,訂車起手就是E300,邁巴赫當時也去試坐了但是考慮到要上貸款就忍住了,喫飯也必須是高端館子,你別管好喫不好喫 ,你就說貴不貴就完了。就連到夜店撒錢這種傻逼事我都幹了,當榜一大哥這種事我也幹了。
基本上是個人見到我都是笑嘻了,別人爲什麼笑嘻了,人家心裏面在想:這傻逼又來送錢了,能不笑嗎?
有了錢就無憂無慮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就逃離底層那一篇裏面講過,人賺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如果你僥倖賺到了,也會被社會以它的方式收割回去,無人可以逃脫這個定律。
當一個金錢觀和價值觀不成熟的人突然擁有了一筆他無法駕馭的財富,那麼他就會光速滑向深淵。
在這整個向慾望屈服的過程中,我本人其實是沒有多快樂的,因爲我會做這些事是別人灌輸給我的,是我接觸的外界傳遞給我的信息,你有錢了應該花天酒地,應該買好車應該瀟灑。但是隨着我這個快樂閾值的提高,我發現做什麼都不能讓我開心了,我整個人變得非常刻薄和暴躁。
而且緊隨其後的不只是精神上的問題,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都不可能一直賺,兩三次插針就直接給我倉位爆完了,還把我保證金都擊穿了。因爲我長期不管公司的事,囂張到一個月不去公司,沒人管理的情況下公司出了很多重大問題,合夥人也把我踢出公司了。
在當時我整個人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我這個人有兩個優點,第一就是我有絕對的韌性,被綁架差點被弄死這種事都沒擊垮我,那重頭再來也不算什麼。第二是我知道接受現實反思,我絕對不從別人的身上找原因,我錯了,我就立正捱打,然後改進,我會從書裏,從我認可的人身上學習。
喫虧要趁早這件事在我身上就是特別好的體現,發生了這麼多事回頭一看,我才30歲,急什麼?
我反思了很多事,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要對社會產生什麼價值,在當時我幾乎是一種瘋狂的狀態,每天要看14個小時以上的成功人士講座和哲學書籍,我妄圖從書本和他人身上找到答案,我想抄別人的答案走捷徑。
我想找到一個萬能的公式,來解決我的一切問題,幾個月的時間我想明白了,我爲什麼總想着自己呢,我怎麼不問問我自己我能爲別人做些什麼呢?我確實想要錢,但是我不是單單隻想要錢,但我也想爲社會做些事。
有很多人問我,應該看什麼書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我對於書籍的理解是這樣的,一本書,只有在你閱讀它的某一刻,你的人生經歷和它產生了共鳴,你才能真的知道它到底在說什麼,它對你纔是真正有用的。閱讀是應該養成的終身習慣,但是如果帶着很強的功利性去讀書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變得死板和教條,進而做事忽略實際看不到擺在眼前的真實情況。這種狀態在創業和投資中是致命的。
我現在不管做什麼事,我的心態非常好,可以說我是一個全新升級2.0版本的我。但屏幕前的你們有很多人其實客觀條件比我好的多,也就是說你們可以做的比我更好。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推導,一件事一定是從過程到結果,也是過程決定結果,但幾乎所有人都是盯着結果不放的,太想要結果導致對於過程沒有一點點耐心。我們都知道了是過程決定了結果,爲什麼不把當下的事做好而是一廂情願的去謀求一個想要的結果呢?能否實現目標,人是沒有絕對把握的。
我們設定一個期望,一旦這個期望未達成,就開始變得沮喪,進而放棄。如果這個目標實現了,他們又會變得膨脹自大魯莽行事。這是我們年輕人最大的毛病,不是沮喪的過了頭就是興奮的過了頭。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不想要過程,我們寧願對着手機或者電腦觀看別人的美好生活幻想自己突然也能變成這樣但就是懶得動。想要變得富有,但是卻不願意從沙發上或者牀上起來,親自去做去實踐。想要擁有好的身材,卻就是不願意走出門去到健身房開始鍛鍊,想變得有智慧變得深邃,但就是靜不下心來養成閱讀的習慣。錢不會自己跑到你的賬戶上,脂肪不會自動消失,知識和經驗不會突然到你的腦子裏和你融爲一體。
如果我們只是坐在這裏高談論闊,指點江山,那沒有什麼積極的意義。如(實踐論)裏面所講,哲學的意義在於改造世界而不在於解釋世界。所有你讀過的書,聽過的道理,學過的哲學,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用來指導你的行動,如果它不能指導你的行動,甚至你根本就不行動,只是讓你學會高談論闊那就是無用的,很多人是必須想明白了再去做,事情是絕對想不明白的,因爲所有的結果和過程都是在你的想象中推演完成的,而現實絕對不會按照你設想的路線完全運行,你如何能想得明白?你看,我們需要的是把問題解決而不是在腦海裏把問題想通,不是嗎?只有行動給你的纔是真實的反饋。
不去行動你如何得到寶貴的個人經歷和真實的反饋呢?如果沒有反饋你怎麼能知道應該如何提升和改進呢?智慧是無法傳授的,如果可以傳授,那我們每個人只需要看幾本書聽幾次講座就好了。你必須要自己去領悟,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重新理解。紙上學到的東西對你來說如果你未親身經歷,那你永遠無法對它產生深刻的理解,也就無法共鳴,對你來說它永遠只是一個在腦海裏面的概念,無法改變你的行爲,你只知道它是對的,卻不知道爲什麼是對的。
我們總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在等待自己有動力的時候,總的來說,缺乏做這件事的信念和渴望。我們更願意觀看一些成功學視頻,總是在找尋一些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卻不知道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從牀上起來,走出門,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