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這麼多年交易,我發現大部分人虧錢不是因爲技術不行,而是信息太慢。等你在CoinDesk上看到新聞的時候,價格早就拉完了。真正的機會窗口,永遠在傳聞到確認這段時間裏。但問題是,怎麼區分哪些傳聞靠譜,哪些是純粹的市場噪音?
我現在的流程是這樣的。第一步,廣泛收集傳聞。無論是參加Token2049這種大會,還是在各種Telegram羣裏潛水,只要是有價值的未確認信息,我都會記錄下來。比如十月初我在新加坡聽到有人說某個主流穩定幣準備推出新的收益產品,目標年化可能超過5%。這種信息很模糊,但方向很明確。
第二步,在Rumour.app上驗證。我把這條傳聞發佈到平臺上,很快就有其他用戶補充了更多細節。有人說這個項目可能是Ethena的suiUSDe,因爲他們剛和貝萊德達成了合作。有人貼出了Sui鏈上的測試合約地址。平臺的信譽評分系統顯示,這些補充信息的用戶歷史準確率都在65%以上。
第三步,交叉驗證。我會去看相關項目的GitHub更新,社交媒體動態,甚至是招聘信息。Ethena確實在招Sui生態的開發人員,而且最近SUI代幣也表現不錯,7天漲了13.71%,價格在$3.59。這些信號疊加起來,讓傳聞的可信度進一步提升。
第四步,分級建倉。當綜合評分達到70分時,我會先投入賬戶的5-10%試探性建倉。如果後續有更多確認信息,比如項目方官推預熱,我會加倉到20-30%。整個過程中,我都是通過Rumour.app的一站式界面操作,不需要在多個APP之間跳轉。
最後一步,設置止盈止損。傳聞交易的核心是賺信息差的錢,而不是賭正式宣佈後的暴漲。所以我一般會在傳聞被主流媒體確認後,分批止盈50-70%的倉位。剩下的可以賭一把長期趨勢,但一定要設好止損,防止"賣事實"的暴跌。
這套SOP讓我在過去三個月裏,成功抓住了好幾次10-25%的機會。市場總市值現在是$3.92T,現貨交易量增長了53.7%達到$2.2T,這是今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流動性回來了,傳聞的變現效率也更高了。@rumour.app 不是讓你去賭博,而是給你一個系統化處理不確定信息的工具。#Traderumour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