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 EVM?爲什麼你必須懂?
#不懂EVM就是區塊鏈裏的韭菜
#就好像你不懂什麼是Android系統
在區塊鏈的世界裏,
有一句話經常被忽略:
“你使用的公鏈,
說白了就是一個操作系統。”
想象一下,區塊鏈就像手機。
有些鏈,就像 iPhone,
所有的應用都要按照 iOS 的標準來開發。
有些鏈,就像 Android,
可以兼容很多品牌和開發工具。
而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 以太坊虛擬機),
就好比是「Android 系統」:
幾乎所有開發者都用同一套語言(Solidity)來寫應用。
生態之間互相兼容,
一個項目可以輕鬆搬家到另一條鏈。
成本低,遷移快,學習門檻小。
所以,今天爲什麼你看到
Binance BNB Chain、Polygon、
Avalanche、Arbitrum 這些鏈都很火?
因爲他們都選擇了
「兼容 EVM」,
就像手機廠商選擇了 Android,
一下子就能吸引全球開發者和用戶。
📍 Non-EVM 是什麼?爲什麼會存在?
那有沒有「不走 Android 系統」的手機呢?
有!!!
比如 iPhone(iOS),
就是完全獨立的體系。
區塊鏈世界裏,
Non-EVM 公鏈就是「獨立的 iOS」:
它們不用 Solidity,
而是用自己獨立的編程語言
(比如 Solana 用 Rust,
Aptos/Sui 用 Move,
Cardano 用 Haskell)。
優點是:
它們可能做得更快、更強、更有創新。
缺點是:
遷移成本高,開發者要重新學習,生態成長也比較慢。
所以 Non-EVM 公鏈就像 iPhone:
體驗可能很好,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用,
開發者也需要額外適配。
🔑 那麼,EVM 和 Non-EVM 到底怎麼分辨?
其實,你只要掌握一個技巧:
👉 看它能不能用 Solidity 寫智能合約。
如果能用 Solidity、
能直接在 Metamask
鏈接上玩 DeFi、NFT,
那就是 EVM 公鏈。
如果要用新的錢包、
學新的語言、生態孤立,
那就是 Non-EVM 公鏈。
再簡單一點:
EVM 公鏈 →
就像 Android 手機,
插上 SIM 卡就能用,軟件生態互通。
Non-EVM 公鏈 →
就像 iPhone,有自己封閉的系統,
雖然很強,但要專門適配。
📊 舉幾個例子
✅ EVM 公鏈(Android 派)
Ethereum(ETH)
BNB Chain(BSC)
Polygon(MATIC)
Avalanche C-Chain(AVAX)
Arbitrum(ARB)、Optimism(OP)
✅ Non-EVM 公鏈(iOS 派)
Solana(SOL)
Aptos(APT)、Sui(SUI)
Cosmos(ATOM)、Polkadot(DOT)
Cardano(ADA)
Near Protocol(NEAR)
只要你知道這個分類,就不會搞混。
⚠️ 投資和學習要注意的幾個點
1️⃣ 生態兼容性
如果你是新手,選 EVM 鏈會更容易上手。
因爲教程多、項目多、錢包也通用。
如果你直接跳進 Non-EVM,
你可能會發現「怎麼連錢包都不一樣?」
2️⃣ 機會和風險
EVM 鏈 → 競爭激烈,項目同質化,機會有限。
Non-EVM 鏈 → 如果生態爆發,往往有巨大紅利(比如 2021 年的 Solana 生態)。
3️⃣ 學習成本
學 Solidity,
你幾乎可以走遍大多數區塊鏈。
學 Rust/Move,
你可能需要專門投入,
但一旦某條 Non-EVM 鏈爆發,
你的優勢會很大。
4️⃣ 投資邏輯
如果你要穩 →
優先考慮 Ethereum 及兼容鏈。
如果你要賭 →
可以去研究 Solana、Sui、Aptos 等新興 Non-EVM 鏈。
🌍 打個生活化的比喻
想象你要開一家餐廳。
在「EVM 城市」,
你只要會做一道菜,
幾乎所有餐廳都能接受,
你隨便搬家開分店都行。
在「Non-EVM 城市」,
你必須學會他們獨特的做菜方式,
才能開店。
雖然麻煩,
但如果這個城市突然變成旅遊熱門地,
你就是最早的餐飲霸主。
📝 總結
EVM 就是區塊鏈的 Android 系統:
開放、兼容、生態大、門檻低。
Non-EVM 就是區塊鏈的 iOS 系統:
獨立、創新、體驗好,但門檻高、生態小。
分辨技巧:
能不能用 Solidity / Metamask。
投資策略:
EVM 穩,Non-EVM 賭。
如果你想長期混跡區塊鏈,
至少要搞懂這兩個體系。
因爲未來的大趨勢一定是 ——
👉 一邊是 EVM 繼續擴張(像 Android 佔據大多數手機市場),
👉 另一邊是 Non-EVM 找到自己的獨特生態(像 iPhone 依然有全球鐵粉)。
懂得這點,你在投資和學習的路上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謝謝你,願意讀完我的文章,
如果你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留言【+1】
#我會更願意免費分享更多Web3知識
#web3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