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機構(TradFi)大規模進入DeFi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合規性。它們需要滿足嚴格的監管規定,並能夠向審計師提供清晰、不可篡改的交易記錄。Pyth Network架構天生就在解決這一痛點,爲機構採用降低了關鍵門檻。

我認爲,它在以下方面滿足機構的合規與審計需求:

  1. 無可挑剔的審計軌跡(Audit Trail):每一筆數據都帶有數據提供者的數字簽名和精確的時間戳,並永久記錄在鏈上。機構可以精確地向審計師證明,在某一特定時刻,其智能合約所執行交易依據的價格是來自哪個(或哪幾個)受監管的、可識別的實體(如CBOE)。這種透明度是傳統金融系統都難以企及的。

  2. 數據來源的合規性:機構可以使用由受監管實體(如傳統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這符合其內部風控和外部監管的要求。第一方模型確保了數據來源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3. 流程的自動化與可驗證性:基於數據的清算、結算等操作完全由代碼自動執行,過程透明且可重現。這消除了人爲操作錯誤和欺詐的風險,滿足了合規中對流程控制和可預測性的要求。

對於這個生態系統而言,機構的大規模採用將是巨大的增長催化劑。機構級應用通常會管理更大體量的資金,產生更鉅額的數據消費費用。這些費用將通過網絡的經濟模型反饋給質押者和數據提供者。因此,@Pyth Network 在合規性上的優勢,不僅僅是技術特性,更是驅動 $PYTH 長期價值增長的重要基本面。#pythroadmap 中與更多受監管機構合作的計劃,將不斷拓寬這條機構採用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