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币安 上幣邏輯,像 #aster 這種最火、漲幅最高的幣不上,反倒上一堆奇奇怪怪的 VC 幣,上了就跌。

未來 30~60 天,還會有更多這種 VC 幣上線,俗稱“交待盤”。幣安上這些幣到底是爲了交代誰?

高市值 VC 幣的套路,就是先上幣安,再不停地給幣安用戶“澆水”。去年大家都看透了這個把戲,罵了幣安一陣子才消停,今年又要開始了,這到底什麼意思?

如果幣安繼續上 VC 幣來抽市場熱情和流動性,本質上就是讓利給項目方,而不是用戶。用戶遲早會抵制。

真正讓利給用戶是什麼?比如 Aster KOL 輪市值 2 億,開盤 5 億,結果一路漲三十多倍,這才叫讓利給用戶。

沒有財富效應,一切都是空談。幣圈玩家都不敢玩,圈外人更別想進來。道理這麼簡單還看不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