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單區塊:
¿支撐/阻力還是機構意圖?
許多交易者畫矩形並稱之爲“OBs”…
但並非所有矩形都是機構訂單區。
🔹 訂單區塊實際上是什麼?
它是一個衝動性移動之前的最後一根蠟燭,打破
結構並帶有意圖。
這不是價格反應的任何區域。
📉 常見錯誤:
- 標記沒有結構破裂(BOS)的OBs
- 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將它們作爲支撐/阻力
- 將任何大蜡燭視爲機構蠟燭進行交易
🔍 實際例子:
1. 價格形成一個區間
2. 出現一根強烈的看跌蠟燭
3. 然後一根看漲蠟燭打破區間 → BOS
4. 有效的OB是BOS之前的看跌蠟燭
📚 機構提示:
> “沒有破裂的訂單區塊只是一個帶有
成交量的蠟燭。”
📌 如何驗證OB?
- 必須在BOS之前
- 必須顯示意圖(不僅僅是反應)
- 如果與被提取或誘導的流動性一致,則更理想
🧠 最終反思:
不要交易區域。交易意圖。
市場不尊重圖形,尊重機構邏輯。
評論你的經驗或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