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tepN 的「遺產」
StepN 2022 年掀起「move-to-earn」風潮,但因「高通脹」與「監管」落幕。它證明「運動激勵」模式可行,但缺合規框架與可持續收益。Plume 想用「碳信用代幣化」復刻 StepN,把「跑步」變成「碳減排」,用鏈上激勵實現「碳中和」。
2、碳信用代幣化:「跑鞋」的燃料
Plume 與 5 家碳交易所合作,把「1 噸二氧化碳減排」代幣化爲 1 枚「CarbonCredit」,總量 10 億枚。每枚代幣對應 1 噸碳匯,可在鏈上交易,價格掛鉤國際碳價。用戶可通過「跑步→碳減排→獲得 CarbonCredit」路徑,把「運動」變成「收益」。
3、跑步追蹤:「鏈上運動」如何量化?
Plume 推出「PlumeMove」App,集成 GPS、心率傳感器,實時記錄運動數據。用戶授權後,App 把運動數據哈希上鍊,每 10 分鐘生成一個「運動證明」。跑步 1 公里≈減排 0.2 公斤二氧化碳,系統自動計算「減排量」,併發放對應 CarbonCredit。
4、收益模型:「碳信用跑鞋」的「挖礦」邏輯
用戶跑步 1 公里,獲得 0.2 枚 CarbonCredit;
CarbonCredit 在 AMM 池價格 0.1 美元/枚,1 公里收益 0.02 美元;
用戶可把 CarbonCredit 鎖進流動性池,獲得 LP 憑證,再抵押借出 USDC,年利率 5%;
用戶用 USDC 再買 CarbonCredit,循環 3 倍,槓桿後年化收益 15%。
簡單理解:跑步就是「挖礦」,每公里挖出 0.02 美元,還能加槓桿。
5、合規挑戰:「碳信用」如何避免「空氣幣」?
Plume 設立「碳信用審計委員會」,由 3 家國際碳審計機構組成。每季度對底層碳匯項目審計,確保「1 噸碳減排=1 枚代幣」,審計結果鏈上披露。若發現「虛假碳匯」,系統自動凍結對應代幣,防止「空氣幣」流通。
6、市場預期:「碳信用跑鞋」能否跑贏 StepN?
StepN 峯值日活 50 萬,月收入 1 億美元,但因「高通脹」與「監管」落幕。Plume「碳信用跑鞋」優勢:
• 合規框架:「碳信用審計委員會」確保底層資產真實;
• 可持續收益:碳信用可在鏈上交易,價格掛鉤國際碳價,非「高通脹」;
• 社會價值:「跑步→碳減排」模式契合全球「碳中和」趨勢,易獲政策支持。
市場預測:「碳信用跑鞋」日活可達 30 萬,月收入 5000 萬美元,可持續發展。
7、風險提示:「碳信用跑鞋」的「坑」
• 運動數據造假:用戶可能「作弊」,App 需集成「反作弊」算法;
• 碳匯項目風險:底層碳匯項目可能「失效」,審計委員會需嚴格把關;
• 監管風險:「碳信用代幣化」可能面臨「金融監管」,Plume 已在新加坡申請「碳金融牌照」,爲合規鋪路。
用戶需謹慎參與,注意風險。
8、「碳信用跑鞋」的「星辰大海」
Plume「碳信用跑鞋」用「跑步→碳減排→獲得 CarbonCredit」路徑,把「運動」變成「收益」,契合全球「碳中和」趨勢。它用「鏈上激勵」實現「碳中和」,用「合規框架」確保底層資產真實,用「可持續收益」避免「高通脹」。當「碳信用跑鞋」上線,RWA 將第一次擁有「運動激勵」模式,無論是地球還是火星,都能用「跑步」實現「碳中和」。未來,「碳信用跑鞋」可能成爲「碳中和」的「新引擎」,爲全球「碳中和」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