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近期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250美元的價格,那道看似無形的天花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 Sol的價格接近 250美元 左右時,就好像撞上了一道看不見的頂。一旦觸及這個位置,往往就會出現大幅回調,跌幅可能達到 30%、50%,甚至曾經超過 90%。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天花板未來有沒有可能被打破?
今天我就從鏈上數據入手,一起看看 Sol 的真實走勢到底如何。
一、 那道250美元天花板
從歷史走勢來看,250美元 並不是一個絕對精確的阻力位。有時價格會在 260美元 就掉頭,偶爾也會短暫衝上 接近300美元,但之後往往伴隨着大幅回調。
而最近,Sol又一次觸及了這個位置。
二、爲什麼只看價格走勢不夠準確?
如果你常看我的文章,就知道我一般不太依賴價格走勢的漲跌K線圖,因爲這類價格漲跌受BTC走勢影響太大,BTC漲,大多數山寨幣跟漲,BTC跌,山寨幣也跟着跌。
所以,價格走勢的漲跌K線圖只能反映部分真相,無法真正揭示某個幣的內在表現。
所以,我更傾向於看 Sol 相對於 BTC 市值 的比率。在市值比圖表中,Sol的頂部更加清晰:當 Sol 的市值達到 BTC 市值的約 7% 時,往往就是它的天花板!
最近,這個轉折點甚至出現得更早了。相對於ETH,Sol也呈現類似趨勢。
三、爲什麼BTC和ETH更強?
答案在於:ETF 和機構持倉。
很多機構一直在持續買入BTC和ETH,幾乎只買不賣,導致流通供應減少,從而支撐價格持續走強。
而 Sol 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機構資金支持購買(比如沒有 Sol ETF),因此在資金面上處於劣勢。
四、Sol 的基本面如何?
如果我們看 TVL,以美元計價似乎還不錯,接近歷史高點。但如果換成 以 SOL 計價,就會發現過去六個月基本是橫盤狀態,這意味着實際增長有限。
再看交易數據:
鏈上交易筆數保持穩定,但沒有明顯增長。
活躍地址數卻在持續下降,從600萬降至200萬,說明用戶基數在萎縮。
更值得警惕的是,Sol上絕大多數交易量來自 Pump,24小時交易量高達64億美元,佔全網絕大部分。但這部分交易是否真實?值得懷疑。
因爲如果交易真實,且平臺有回購機制,其平臺幣 PUMP 應該上漲,但近期卻在大幅下跌。數據似乎對不上。
五、風險遠大於機會?
綜合來看:
用戶活躍度下降
交易量可能被操縱
相對於BTC和ETH,缺乏機構資金支持
歷史顯示 Sol極易出現 90%+ 的暴跌
因此,即使現在 Sol的“市場佔比”較低(約22%),也不代表就是買入良機。除非活躍地址重新增長,否則我不認爲它具備持續突破250美元的能力。
市場永遠充滿不確定性,唯有尊重數據、管理風險,方能行穩致遠。
關注我,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鏈上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