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下半年的美股市場,正被一股樂觀情緒包裹。週五,BMO 資本市場分析師團隊發佈最新研究報告,將標普 500 指數 2025 年底的目標點位從此前的 6700 點上調至 7000 點,這一調整不僅超出市場預期,更與高盛等機構的樂觀預測形成呼應,讓投資者對美股後續走勢充滿期待。截至週五收盤,標普 500 指數已報 6643.70 點,過去一個月累計上漲 2%,距離新目標僅一步之遙。
一、BMO 上調目標的核心邏輯:降息 + 盈利,兩大支柱撐起樂觀預期
BMO 此次上調目標,並非憑空樂觀,而是基於對 “貨幣政策” 與 “企業基本面” 兩大核心變量的判斷。
首先,美聯儲降息爲市場注入流動性紅利。自 2025 年二季度以來,美聯儲爲應對經濟溫和降溫,已啓動兩輪降息,累計下調基準利率 75 個基點,當前利率水平處於 2020 年以來的低位。寬鬆的貨幣環境不僅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也推動資金從債市流向股市 —— 數據顯示,過去三個月美股 ETF 淨流入規模突破 800 億美元,其中標普 500 相關 ETF 佔比超 60%,成爲資金最青睞的標的。BMO 在報告中強調,“降息週期的開啓,爲美股估值提供了重要支撐,尤其是科技、消費等利率敏感型板塊,後續盈利彈性有望進一步釋放”。
其次,標普 500 成分股盈利表現超預期。根據最新財報數據,2025 年二季度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整體淨利潤同比增長 12%,遠超市場此前預期的 8%,其中 AI 相關板塊(如半導體、軟件服務)盈利增速更是高達 25%,成爲拉動指數的核心動力。BMO 首席投資策略師布萊恩・貝爾斯基在報告中寫道:“企業盈利的穩固增長,是美股可信度與投資者舒適度全面恢復的關鍵。我們看到,不僅頭部科技公司保持高增長,中小盤股盈利也開始回暖,這種‘全面開花’的態勢,讓市場上漲更具韌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BMO 將當前美股行情與 “1995-1996 年金髮姑娘時代” 相提並論 —— 彼時美股同樣處於 “經濟溫和增長、通脹可控、政策寬鬆” 的有利環境,標普 500 指數在兩年內累計上漲超 50%。貝爾斯基認爲,“當前 AI 技術的滲透速度、企業盈利的穩定性,與當年互聯網萌芽期的態勢相似,2025 年很可能成爲新一輪‘金髮姑娘時代’的開端”。
二、機構分歧中的共識:高盛略低但更看長期,7000 點成共同錨點
儘管 BMO 的 7000 點目標較爲激進,但與高盛等機構的預測相比,仍處於 “合理區間”,且兩者對美股長期走勢的判斷高度一致。
高盛在近期給客戶的報告中,將標普 500 指數 2025 年底目標定爲 6800 點,略低於 BMO 的 7000 點,但對 “未來 6-12 個月” 的預期更爲樂觀 —— 高盛認爲,在此期間標普 500 指數有望突破 7000-7200 點區間,對應投資回報率約 4.6%-7.6%。高盛分析師團隊解釋,“6800 點的年底目標是基於‘盈利增速放緩至 10%’的保守假設,而 7000-7200 點的區間則考慮了 AI 技術落地加速、全球需求回暖等潛在利好,屬於‘中性偏樂觀’的情景”。
從市場表現來看,標普 500 指數已用實際走勢印證了機構的樂觀預期。今年 4 月,市場還在懷疑 “特朗普‘解放日’後能否突破 6000 點”,但僅用 5 個月時間,指數就先後突破 6000 點、6600 點兩大關口,當前距離 6800 點僅差約 2.3% 的漲幅。不少散戶投資者也在行情推動下主動入場,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AAII)調查顯示,當前看漲美股的投資者比例已升至 45%,較 4 月提升 18 個百分點,創 2021 年以來新高。
三、投資者該如何看待?樂觀中需警惕 “短期波動風險”
面對機構的樂觀預測和指數的持續上漲,普通投資者更需保持理性,既要看到長期機遇,也不能忽視短期潛在風險。
從利好面來看,支撐美股上漲的邏輯尚未發生變化:一是美聯儲降息週期大概率延續,至少到 2026 年一季度前,貨幣政策不會轉向緊縮;二是 AI 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正在加速,從芯片製造到軟件應用,相關產業鏈盈利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三是標普 500 指數的估值當前處於 18 倍市盈率,雖高於歷史均值,但考慮到低利率環境,仍處於 “合理區間”,尚未出現明顯泡沫。
但短期風險同樣不容忽視:首先,指數快速上漲後存在回調需求。標普 500 指數過去三個月累計上漲 15%,部分板塊(如 AI 軟件)漲幅超 30%,短期獲利盤較多,若後續出現盈利不及預期、政策利好落地等情況,可能引發階段性回調;其次,地緣政治與政策不確定性。2025 年美國大選臨近,不同政黨的經濟政策主張可能引發市場對 “稅收、監管” 的擔憂,進而影響投資者情緒;最後,全球經濟復甦節奏存在差異。歐洲、新興市場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可能拖累標普 500 成分股中的跨國企業盈利。
對投資者而言,當前更適合 “長期佈局、分批入場”:若計劃配置美股,可優先選擇標普 500 指數基金,通過分散投資降低個股風險;若偏好個股,可聚焦 AI 產業鏈、消費復甦、新能源等確定性較強的賽道,但需控制倉位,避免追高;同時,需預留部分現金,應對可能出現的短期回調,避免因 “滿倉踏空回調” 影響長期收益。
結語:美股的 “確定性機遇”,藏在理性與耐心裏
BMO 與高盛的樂觀預測,本質上是對 “美股基本面與政策環境” 的認可,而標普 500 指數突破 6600 點的表現,也證明了市場對這種邏輯的認可。但投資從來不是 “跟着預測買”,而是 “基於邏輯做判斷”—— 當前美股的核心機遇,在於 “降息 + 盈利” 的雙重支撐,而風險則在於 “短期漲幅過大後的情緒波動”。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與其糾結 “7000 點還是 7200 點”,不如更關注 “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週期”:若能承受短期 10% 以內的波動,且投資週期在 1 年以上,美股仍是值得配置的資產;若追求短期收益,需警惕 “樂觀預期透支” 的風險,避免盲目跟風。
關注加密老東,分享更多美股市場動態、機構策略解讀與資產配置思路,帶你在市場樂觀與謹慎的平衡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節奏,把握長期確定性機遇。##币安HODLer空投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