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巴菲特買比亞迪來說,其實就是做到了這幾點:
1、看懂了大趨勢,預測了增量市場巨大的行業,並且找到這個行業裏的龍頭;(其實,這纔是最難最難的!!)
2、在危機低估的時候重倉買入,比如巴菲特就是在08年危機的時候下手比亞迪的;
3、賣在利潤兌現,估值泡沫,行業增量、業績大爆發兌現的時候,比如2022~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

那麼,大家思考下,什麼是未來中國增量市場巨大的行業呢?
其實很簡單:
1、科技,科技裏有許多領域,比如AI+(機器人,眼鏡,等等,太多了),比如創新藥,甚至其他的;
2、老齡化消費市場,中國未來最大的人口紅利來自於銀髮經濟,這是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3、金融,股市取代房地產承載中國未來巨量放水喝存款是大趨勢,金融市場必定是未來最大的增量市場;

接下來思考!他們這些領域誰是未來的龍頭?
其實,這個就相對比較難了!
1、科技裏,現在爲什麼出現巨大泡沫,居多融資?因爲他們都需要錢來淘汰對方,搶佔市場,成爲龍頭。我不選科技,就是不知道誰會成爲未來龍頭,這個不確定性太高了。
思考下,新能源汽車決戰到現在誰是龍頭?比亞迪、華爲、小米等幾家公司,而在08年的時候有多少?太多了!!之前樂視造車、格力造車、恆大造車,哪一個不是未來的種子選手?現在呢?就連當時的比亞迪都被特斯拉老大看不起!這就是難點!

2、老齡化消費市場裏誰是龍頭?比如中藥,我覺得太容易選了!

3、金融,或者說股市裏誰是金融市場發展下最大的受益者?龍頭?一流投行?太容易選了!

因此,我們只要看懂未來哪些是增量巨大的市場,哪些是大概率可以確定的龍頭,然後在危機、便宜低估的時候買入,耐心等待利潤兌現,估值泡沫,行業增量、主升浪大爆發兌現的時候就行!
但這絕對需要很長的時間,也絕對很煎熬。你們思考下,巴菲特08年買入的,10年大漲的時候沒賣,14~15年互聯網+概念爆炒的時候沒賣,一拿就是17年,38倍利潤。這纔是巴菲特最厲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