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可以把美國國債搬到區塊鏈上,然後還能在上面做各種DeFi操作,你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嗎?但這確實就是@BounceBit 正在做的事情。通過#BounceBitPrime,他們把Franklin Templeton的BENJI基金直接集成到了鏈上收益策略中,這玩法確實有點超前。

從社區的反應來看,大家對這種"穩定底倉+鏈上增強"的模式還是很買賬的。最近在推特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BounceBit Prime的收益策略,特別是那個13.31%的年化收益率,確實很吸引人。要知道,傳統的美國國債收益率也就4-5%,而Prime通過各種鏈上策略,能夠在保持底層資產安全性的同時,大幅提升整體收益。

說到收益策略,Prime的玩法其實挺多樣的。除了基礎的BENJI Vault,他們還有各種基於RWA的產品。比如債券產品,年化收益5-7%,隨時可以贖回;還有BTC集成策略,通過BUIDL抵押品進行基差交易和期權操作,據說能達到24%的年化收益。這種把閒置的BTC變成生產性資產的思路,確實符合當前市場對BTC收益化的需求。

市場數據也挺說明問題的。BounceBit Prime的TVL在9月15日突破了1000萬美元,整個協議的TVL穩定在5.5億美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協議收入已經年化達到1500萬美元,這些收入會直接用於$BB的回購計劃。8月5日啓動的多年回購計劃,已經回購了500-887萬個BB代幣,價值在100-1600萬美元之間。這種用協議收入回購代幣的機制,確實有利於代幣價值的長期增長。

從技術面來看,BB最近的表現也挺不錯的。經過9月份的一波上漲,價格從0.14美元漲到了0.2088美元附近,日線級別形成了一個漂亮的圓底反轉形態。RSI指標顯示目前還沒有進入超買區域,MACD也保持在正值,整體的技術形態還是比較健康的。

不過要說完全沒有風險,那也不現實。10月11日有一波代幣解鎖,價值834萬美元,約佔當前流通量的1.9%。雖然解鎖規模不算太大,但短期內可能會對價格造成一定壓力。好在項目方有回購計劃在,而且解鎖的代幣主要是投資者和團隊份額,按照既定的解鎖計劃進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透明的。

更有意思的是,BounceBit Prime這種模式其實代表了一個更大的趨勢:CeDeFi的興起。傳統的CeFi追求安全和合規,DeFi追求創新和高收益,而CeDeFi試圖把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Prime通過與BlackRock、Franklin Templeton這樣的傳統金融巨頭合作,既保證了底層資產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又通過各種鏈上策略提升了整體收益。

從投資角度來看,$BB確實有一些亮點。首先是代幣經濟學設計比較合理,有明確的效用場景和回購機制;其次是項目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驗證,協議收入穩定增長;最後是合作伙伴的質量很高,與BlackRock、Franklin Templeton的合作確實能夠增強項目的可信度。

當然,這種創新模式也面臨一些挑戰。監管環境的變化、傳統金融機構的政策調整、競爭對手的涌現等等,都可能對項目的發展產生影響。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BounceBit Prime確實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市場定位,而且執行力也還不錯。

對於關注RWA和CeDeFi發展的投資者來說,BounceBit Prime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項目。雖然不能說100%確定會成功,但至少方向是對的,而且有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撐。

#BounceBitPrime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