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走到哪一步了???
很多人一看到比特幣周線頂背離就慌了,以爲牛市結束了。其實這屬於典型的中後段特徵:上漲動能在減弱,但並不意味着趨勢徹底翻轉。頂背離的本質是多空力量進入拉鋸,它可以出現很多次,甚至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在這個過程中,比特幣可能會不斷創新高,但節奏明顯放慢。
再來看資金流向。這一輪牛市最大的驅動力就是ETF帶來的增量資金,它們的首要目標就是BTC和ETH,這和17年、21年完全不一樣。當時是靠散戶資金堆起來的山寨季,最後幾乎所有幣都能飛一輪。但現在機構是主導,它們的投資邏輯就是隻買頭部資產,山寨沒有資金支持,就算漲也只能短暫熱鬧,很難有長期行情。換句話說,這一輪牛市大概率是結構性山寨季,別指望出現全面開花的盛景。
回調能到哪裏?什麼時候纔算企穩?
如果把這輪行情拆開看,比特幣在牛市裏的每次大回調幅度都落在15%左右,這是一個很穩定的規律。按現在的價格水平來推算,就算跌得比較狠,也依然會在10.5美元以內找到支撐。也就是說,這裏不會直接崩掉,而是會反覆震盪築底。
時間上,回調往往會持續半個月,不會很快結束。我個人認爲這波震盪最早也要10月以後市場情緒纔會緩過來。在這之前,短線操作很容易被反覆收割,更適合保持耐心,把子彈留到更合適的位置。牛市的末段拼的不是勇氣,而是冷靜。
資金應該佈局在哪些標的?
如果從風險和確定性角度出發,ETH的性價比最高。爲什麼?
第一,BTC和TOTAL3都出現了周線級別的頂背離,說明上漲乏力,而ETH的走勢相對更乾淨,結構健康,沒有明顯的破壞信號。
第二,從對比關係來看,無論是ETH/USDT還是ETH/BTC,都還處在有二次衝高可能的位置。這意味着ETH至少還有一波周線級別的行情。
第三,機構的成本是很重要的參考。兩大機構BMNR和SBET在ETH上的平均持倉成本大約在3600-4000美元區間,這無形中給市場提供了一個“安全墊”。機構不會輕易讓自己的籌碼虧太多,這就等於ETH下方有一個強力的隱形支撐。
除此之外,我個人還會關注一些和ETH生態綁定比較深的板塊,比如L2和以太坊質押基礎設施。因爲ETF帶來的資金效應不僅會推升ETH本身,也會逐步外溢到相關生態,雖然不至於出現山寨大繁榮,但局部的結構性機會還是會存在。
一點額外的思考
這輪牛市和過去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流動性和投資者結構。以前是草臺班子,現在是正規軍,機構的邏輯和散戶完全不同。散戶追的是短期暴富的故事,機構追的是長期可持續的回報,所以這也決定了行情的節奏會更慢、更剋制,但同時也更健康。
另外,長期利率維持在中性區間,這讓資金不至於像以前那樣瘋狂氾濫,所以市場不會像21年那樣一夜吹大泡沫。反過來說,這也是好事,因爲慢牛更穩健,不至於快速見頂崩盤。
牛市還沒走完,但也別幻想瘋狂的山寨盛宴。大盤可能要經歷半個月的震盪調整,時間最早拖到10月以後纔有比較好的機會。從資金邏輯和技術結構來看,ETH是最值得關注的核心標的,特別是它背後有機構護航,後市還有潛力。耐心等待,比盲目追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