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邏輯:爲何“好消息”成了壞消息?
美股三連跌,拖累幣圈。跌幅不大,但下跌理由值得警惕。
“好消息”引發的下跌:
本週市場已進入“好消息就是壞消息”的怪圈。
週二: 鮑威爾直言“股票估值過高”,市場承壓。
週三: 美國8月新屋銷售數據意外強勁,引發下跌。
週四: 初請失業金人數降至年內新低,再次引發下跌。
今日焦點:核心PCE數據
今晚20:30,美國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公佈。這是美聯儲最看重的通脹指標,比CPI更能全面反映消費價格變化。
市場解讀的關鍵:
市場預期PCE同比漲幅持平於2.9%,環比漲幅降至0.2%。當前博弈點在於:
若市場關注環比下降(利好): 拋壓可能緩解。若市場關注同比維持高位(利空): 將進一步削弱降息預期。
考慮到同比數據更直觀,市場更可能按利空解讀。目前,11月暫停降息的概率已升至15%,未來若繼續攀升,市場將面臨更大回調壓力。
核心問題:市場正在“理性化”
此前市場漲幅過多是建立在“提前交易降息”之上。隨着首次降息落地,市場正在迴歸理性,回調是必然但可能短暫。
策略不變:
回調即是機會。SOL定投點仍看175附近,LINK保持定投。若BTC回調至5位數,將開啓新一輪定投計劃。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