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
V 神披露 Fusaka 項目進展:以太坊創始人 V 神近期發文提及,Fusaka 團隊正全力開發核心功能 PeerDAS,該功能的核心目標是打造 “節點無需加載完整數據即可運行” 的實時區塊鏈系統。V 神特別強調,這一技術不僅是 Layer2(L2)擴容方案的關鍵突破,也將爲未來 Layer1(L1)的擴容升級奠定重要基礎。
戴利表態支持降息並釋放政策信號: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戴利(Daly)發佈最新觀點,明確表示完全認可上週美聯儲推出的降息舉措,同時直言 “未來或許需要進一步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 這一表述被市場解讀爲 “後續可能繼續實施降息” 的信號。據 CME 集團 “美聯儲觀察” 工具數據顯示,當前市場對 “降息 25 個基點” 的概率預期已達 91.9%。
古爾斯比對就業與降息持謹慎態度: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古爾斯比指出,當前就業市場雖呈現放緩態勢,但這並不等同於經濟衰退即將到來。他明確反對採取激進的降息策略,認爲若過度預判通脹會自行回落而提前釋放流動性,可能會給經濟穩定帶來潛在風險。
技術面:
BTC:
日線級別上,比特幣昨日經歷下探後收出一根小陽線,這一走勢屬於下跌趨勢中的震盪整理階段,同時也是對本週一大幅下跌後技術面出現的缺口進行修復,短期市場情緒仍偏向空頭;唯有價格重新站穩 11.7 萬關口(117K)上方,整體行情纔有望實現趨勢轉強。從市場環境來看,在美聯儲降息的大背景下,比特幣作爲 “數字黃金” 的屬性使其大概率成爲率先啓動的品種,而山寨幣因自身固有的高波動風險,在比特幣行情進入活躍期之前,較難獲得市場資金的重點關注。成交量維度呈現明顯特徵:下跌過程中量能持續放大,反彈階段量能卻顯著不足,這是典型的弱勢震盪走勢,表明當前市場仍由空頭主導。MACD 指標已形成死叉且持續向下發散,柱狀圖負值規模不斷擴大,空頭動能正逐步增強。近期需持續聚焦 11 萬整數關口的支撐有效性,若該位置被跌破,價格或將進一步下探至 10.6 萬附近(106K)。日內操作策略方面,上方需重點關注 11.32 萬 - 11.42 萬區間(113.2-114.2K)的壓力位,可在此區間把握看空機會;下方則重點留意 11.15 萬 - 11.05 萬區間(111.5-110.5K)的支撐強度。

ETH:
以太坊日線走勢呈現連續收陰的格局,且價格已跌破 4250 關鍵支撐位,正式進入階段性下跌趨勢;只有當價格重新站上 4250 且伴隨量能顯著放大時,纔算真正擺脫空頭的壓制,否則仍需警惕價格進一步下探至 3850 附近支撐位的可能性。此外,在行情啓動前,以太坊大概率還需要經歷一段時期的底部震盪與能量積蓄過程。從均線系統來看,短期均線全部形成死叉並持續向下延伸,且價格始終運行在所有短期均線下方,短期空頭趨勢特徵極爲明顯。成交量表現上,下跌階段始終伴隨量能放大,說明空頭完全掌控市場節奏,拋壓盤的釋放具備實際有效性。MACD 指標呈現死叉後持續向下擴散的態勢,柱狀圖負值規模不斷擴大,空頭動能正逐步增強。日內操作策略方面,上方需重點關注 4140-4190 區間的壓力位,可在此區間把握看空機會;下方則重點留意 4040-3990 區間的支撐強度。

山寨:
需明確一個核心判斷:年底的山寨幣市場必然會迎來一波規模較大的上漲行情,只是當前尚未進入行情啓動的時間窗口,主力資金(市場俗稱 “狗莊”)還未開始佈局大規模動作。從當前市場背景來看,美聯儲已開啓降息,相當於打開了流動性的 “水龍頭”,但這一過程屬於 “細水慢流” 式釋放,正如 “積水成淵” 的道理,流動性的積累需要一定週期與時間。其次要理清市場邏輯:在降息環境下,比特幣憑藉 “數字黃金” 的定位會率先吸引資金流入,形成一定的 “吸血效應”;而山寨幣的上漲行情,往往需要等到主流幣種(如比特幣、以太坊)行情進入高潮階段後,市場流動性得到充分釋放,纔會出現資金輪動帶動山寨幣普漲的格局。因此,當前無需因 “錯失恐懼”(FOMO)而盲目操作,更不必執着於追求 “最低點買入”—— 真正合理的策略是捕捉市場釋放的明確買入信號,在合適的時機執行對應的操作。
書籍推薦:
(飛哥帶你透視幣圈奧祕)已正式完成創作,該書是專爲加密貨幣市場新手及入門級交易者打造的實戰指南,凝聚了飛哥多年親自參與市場交易的核心理念與經驗總結。書中不僅全面拆解了加密市場的底層運行邏輯,深入講解了 K 線實戰分析技巧與主力操盤思維,還首次系統性地呈現了作者獨創的 “滾動穿透式輪動策略”,爲讀者提供了可直接落地執行的交易操作路徑。無論是想要構建專業的交易認知體系、理解市場波動的內在規律,還是希望掌握實戰策略的完整執行流程,本書都致力於成爲兼具專業性、系統性與指導性的加密交易學習工具。尤其適合加密貨幣市場的 “小白” 羣體,有需求的讀者可及時聯繫獲取。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市場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入市參與投資存在較高風險。本研報內容僅爲個人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相關決策請投資者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謹慎判斷,僅供交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