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的技術出口在2025年崩潰,但區域貿易引擎並未停止。亞洲經濟體正在迅速抓住機遇,人工智能的繁榮進一步鞏固了它們的全球地位。
向美國崩潰,其他地方增長
根據高盛的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2025年8月中國對美國的技術出口下降了70%。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總統施加的新關稅,包括自3月以來適用於所有中國進口的20%“芬太尼關稅”。
相比之下,越南、印度、韓國和臺灣等國的增長顯著。在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8月期間,他們對美國的科技出口增長了80%。
高盛指出,儘管對美國的出貨量暴跌,向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卻保持穩定甚至增強。對芯片、服務器和其他高科技商品的強勁全球需求持續推動亞洲的貿易增長。
人工智能推動亞洲出口繁榮
亞洲正在乘着人工智能需求的爆炸性浪潮。以美元計的區域科技出口同比增長7%,其中超過60%的增長來自科技。
最大的贏家是臺灣,與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出口增長了30%。現在超過70%的臺灣出口來自科技,先進芯片和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服務器是主要的增長驅動因素。
高盛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供應鏈正在從對美中依賴的結構中重組,指向美國和中國高科技部門的進一步分離,同時加強亞洲內部貿易。
政治層面:RCEP作爲對抗關稅的盾牌
貿易緊張局勢也正在重塑政治格局。馬來西亞宣佈將在10月舉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領導人峯會,這是由中國主導的世界最大貿易協定。
自2020年以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所有十個東盟國家的領導人首次將在吉隆坡集會,與東盟峯會並行,討論如何防範美國關稅並加強貿易合作。
馬來西亞貿易部長鄧久·扎夫魯·阿茲指出,需要加強多邊主義和區域穩定。他還警告稱,美國的關稅,範圍在10%到40%之間,對中國和更廣泛的地區構成了重大威脅。
新的全球貿易地圖
這一情況突顯了全球科技供應鏈正在被重寫。在美國建立壁壘的同時,亞洲國家正在多樣化出口市場,並深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內的合作。
特朗普的關稅加速了一個具有長期影響的過程:美國和中國技術的脫鉤,以及亞洲作爲全球製造和出口中心的崛起。
#china , #economy , #Technology , #TradeWar , #TrumpTariffs
保持領先一步 – 關注我們的動態,瞭解加密貨幣世界的一切重要信息!
注意:
,,本文中提供的信息和觀點僅供教育目的,不應在任何情況下被視爲投資建議。本頁面的內容不應被視爲金融、投資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建議。我們提醒投資加密貨幣可能存在風險,可能導致財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