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再輸我就跳江。”

三個月後,他發來七位數截圖,附同一句話

那條留言混在一堆“老師帶單”刷屏裏,

只有七個字:外賣仔,想翻身。

我回了一個“1”。

他立刻甩來兩千字長文,像把傷口掰開給我聞——

三年前,黃馬甲、14小時、發燙舊機,半年爆倉倒欠幾十萬。

我刪到只剩骨架,卻聞到自己當年的血腥味。

我讓他把制服掛起來當窗簾,天亮再睡。他真照做。

沒有電腦,就圓珠筆抄K線,超市海報背面寫滿“笨得夠久”。

三個月後,他篩出兩段行情,其餘時間關機:

1. 倫敦狙擊:15:00-17:00 GMT,大資金落刀,假動作最少。

2. 非農黑夜:每月首週五02:30 GMT,數據泄洪,順第一根實體K線咬。

指標只留三兄弟,必須同時亮燈——

① 布林帶三連踩:價格撞下軌三次,量能一次比一次高。

② RSI破50:不猜頂底,等它從下向上突破中線。

③ OBV擡頭:價格橫着,能量潮已爬坡,埋單等風。

去年11月,以太坊啓動前夜,三燈齊綠,他底倉+槓桿打滿,48小時四倍。

真正讓他賬戶跳上七位數的,是止盈鐵規:拉昇先砍一半,利潤落袋;剩的貼着前低或5日均線跑,不死不止。

上週他再來私信,只有一張截圖:餘額1,000,328 U。

我回了個“2”。他懂——

把制服寄給我,讓我掛在書房,提醒我:行情永遠冷漠,方法卻給笨人留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