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聚焦區塊鏈遊戲與金融服務的以太坊生態企業,SharpLink Gaming(納斯達克代碼:SBET)近期公佈重大戰略調整 —— 待 ConsenSys 旗下 Layer2 網絡Linea正式上線主網後,將釋放其持有的 36 億美元 ETH 儲備中的部分資產,用於該網絡的質押業務。這一決策標誌着該公司在 ETH 資產管理上的策略轉向:此前,SharpLink 幾乎將全部 ETH 持倉通過Anchorage Digital(美國合規加密託管機構,管理資產規模超 600 億美元)與Coinbase Custody(Coinbase 旗下機構級託管平臺)進行質押,以追求穩健收益;而此次瞄準 Linea,核心目標是獲取更高的風險調整後收益。
“當持倉規模達到數十億美元級別時,ETH 質押組合的收益優化空間就成爲關鍵考量。Linea 作爲以太坊生態中備受關注的 Layer2 解決方案,其質押機制可能帶來差異化收益機會,這對我們、ConsenSys 及整個 Linea 聯盟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SharpLink 聯合首席執行官 Joseph Chalom 在接受(解密)(Decrypt)採訪時強調。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業務佈局偏向長期利好,但市場短期反應卻呈現分歧:截至消息發佈當日,SBET 股價下跌 4%,報 14.81 美元,本週累計跌幅已接近 20%,反映出投資者對新業務風險與短期盈利預期的謹慎態度。
與此同時,以太坊早期生態參與者 —— 某匿名ICO 巨鯨(據鏈上數據追蹤,其持倉可追溯至 2017 年以太坊 ICO 時期)近期也活躍於質押市場。鏈上數據顯示,該巨鯨於 9 月某早間將價值 6.45 億美元的 ETH 轉入 Coinbase、Kraken 等平臺的質押錢包,目前仍持有約 11 億美元 ETH 待部署。結合以太坊驗證者隊列數據(截至當前,以太坊待激活驗證者數量超 12 萬名,單名驗證者需質押 32 ETH),市場推測該巨鯨或計劃通過 “分散質押 + 委託驗證” 模式成爲大型驗證者節點,進一步加劇 ETH 質押市場的競爭格局。
二、比特幣礦工:AI 算力需求成利潤新引擎
在比特幣減半(2024 年 4 月完成第三次減半,區塊獎勵從 6.25 BTC 降至 3.125 BTC)與哈希率持續飆升(當前比特幣全網哈希率穩定在 450 EH/s 以上,較減半前增長 30%)的雙重壓力下,比特幣礦工的傳統挖礦業務利潤空間被持續壓縮。但摩根大通最新研報指出,上市比特幣礦企正通過 “算力多元化” 實現轉型,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成爲其新的利潤增長點。
據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追蹤,13 家美國上市比特幣礦企(包括Iris Energy、Hut 8 Mining、Core Scientific、Marathon Digital、Riot Platforms及TeraWulf等)的總市值於 8 月創下歷史新高,達 390 億美元,核心驅動力是其 GPU 算力集羣對 AI 行業的服務輸出。以TeraWulf爲例,該公司於 2024 年 7 月與 AI 算力租賃平臺Fluidstack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將旗下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 200MW 算力中心改造爲 AI 專用 GPU 農場,提供從算力託管到模型訓練的全鏈條服務。協議落地後,TeraWulf 股價在一個月內飆升 83%,市值突破 25 億美元,成爲 “礦企轉型 AI” 的標杆案例。
摩根大通在研報中強調:“這並非短期利潤爭奪,而是礦企多年戰略規劃的落地。早在 2022 年比特幣熊市期間,頭部礦企就已開始佈局 GPU 硬件採購與算力中心改造,以應對減半後的盈利壓力。當前 AI 行業對高性能算力的需求(預計 2025 年全球 AI 算力需求將突破 1000 EFLOPS),恰好爲礦企的轉型提供了市場窗口。” 數據顯示,目前上述 13 家礦企的 AI 算力服務收入佔比已平均達到 18%,其中 Core Scientific 的 AI 業務收入佔比更是突破 30%,逐步擺脫對傳統挖礦業務的單一依賴。
三、市場政策與機構動向:24/7 交易探討與比特幣託管重啓
1. 美國監管層考慮 “24/7 數字資產交易”
爲適配數字資產的全球全天候交易屬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於 2024 年 9 月某週五聯合發佈聲明,宣佈啓動 “延長數字資產交易時間” 的可行性研究,核心方向是探索針對部分數字資產的 “24/7 不間斷交易機制”。
SEC 主席 Paul Atkins 與 CFTC 代理主席 Caroline Pham 在聲明中表示:“隨着數字資產成爲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市場需要調整交易時間框架,以適應全球投資者的交易需求,避免因時區差異導致的流動性割裂。但需明確的是,全天候交易並非適用於所有資產類型,我們將優先針對合規性較高的數字資產證券(如 ETF)與大宗商品衍生品(如比特幣期貨)開展試點。”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政策動向與特朗普政府在 2024 年 7 月發佈的(加密貨幣監管放寬指引)高度契合 —— 該指引要求各監管機構簡化加密貨幣相關審批流程、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以提升美國在全球加密市場的競爭力。若 “24/7 交易” 落地,將成爲特朗普政府在金融市場留下的重要政策印記,同時可能推動美國數字資產交易量進一步增長(目前美國市場的數字資產交易主要集中在常規股市交易時段,約佔全球交易量的 22%)。
2. 機構級比特幣佈局持續升溫
策略投資(Strategy Investments):作爲專注於另類資產的美國投資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超 150 億美元),該公司於 2024 年 8 月宣佈追加 4.5 億美元比特幣採購,使其比特幣持倉總量突破 10 萬枚,市值超 60 億美元。消息發佈後,策略投資股價在一週內上漲 7%,投行 Benchmark 隨即重申其 “買入” 評級,目標價上調至 58 美元,理由是 “比特幣持倉爲公司提供了長期抗通脹資產配置,同時受益於現貨比特幣 ETF 的持續資金流入”。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暫停比特幣託管服務 5 年後,這家市值 6000 億美元的美國第二大銀行於 2024 年 9 月正式重啓該項業務,面向機構客戶提供比特幣的安全存儲、資產對賬與跨平臺轉移服務。美國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我們收到了超過 500 家機構客戶的比特幣託管需求諮詢,涵蓋對衝基金、家族辦公室與企業財資部門。此次重啓服務,是對市場需求的直接回應,也是我們構建‘全品類資產託管體系’的重要一步。”
Metaplanet Holdings:日本最大的比特幣專項投資公司 Metaplanet 近期陷入股東危機,但其比特幣購買計劃並未停滯。2024 年 9 月,該公司股東投票通過 “8.84 億美元融資方案”,資金將主要用於補充流動性與比特幣增持。儘管比特幣在 2024 年 9 月經歷了 15% 的價格回調(從 6.5 萬美元跌至 5.5 萬美元),但 Metaplanet 的分析師在接受(解密)採訪時表示:“公司的比特幣購買策略基於長期價值判斷,短期價格波動不會影響我們的增持節奏。截至目前,Metaplanet 已累計持有 1.2 萬枚比特幣,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內將持倉提升至 2 萬枚。”#比特币减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