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次數字債券暴擊!傳統金融的棺材板被區塊鏈釘死了

香港再揮數字債券"金鑰匙",傳統金融巨輪正悄然轉向區塊鏈新航道。

香港政府最近又憋大招了——找銀行籌備第三次數字債券發行。

簡單說就是繼續用區塊鏈技術發債,之前兩次都成了全球樣板:去年首發8億港元綠色債券,今年又搞了60億多幣種數碼綠債,明顯玩上癮了。

這事兒背後藏着三層信號:

官方認證區塊鏈價值——政府連續發債說明不是搞噱頭,而是真把區塊鏈當降本增效的工具(據說代幣化能讓結算時間從5天縮到1秒);

亞洲金融爭奪戰升級——香港這是明牌和新加坡、東京搶數字金融話語權,畢竟綠債ESG概念+區塊鏈技術堪稱雙buff疊加;

給小散們的啓示——連最保守的政府都在All in鏈上資產,那些還說區塊鏈"純炒作"的該更新認知了。

就像去年香港首期數字綠債,高盛用自家GS DAP平臺搞代幣化,散戶雖然買不到但機構搶瘋——超額認購3.8倍。

這說明傳統資本不是看不懂,而是看懂了就瘋狂下注。

下次如果再聽到"加密貨幣沒實體價值",不妨反問一句:那爲什麼全球政府都在把國債這種最傳統的資產搬上區塊鏈?

關注米格,帶你拆解更多鏈上真實財富轉移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