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中,設置止損是保護本金的基本操作,但老是打到止損,錢慢慢變少,心態也容易崩。這就讓我們想到一個重要的思路:既要堅持紀律,又要懂得變通——“嚴進寬出”,其實就是平衡風險和機會的關鍵。

什麼是“嚴進寬出”?

“嚴進”,就是說買之前要特別小心。
每次下單,都要符合自己的交易規則:方向看對了嗎?走勢結構形成了沒有?止損和目標位設得合理嗎?——這不是膽小,而是理智。寧願錯過,也不做錯。

“寬出”,意思是買進去之後,如果開始賺錢了,就不要因爲一點小波動就急着賣掉。只要大趨勢沒壞,就要拿得住,讓利潤再跑一跑。

圖是從其他博主那兒Q來的,方便粉絲理解

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保本最重要。
不按規則來、隨便調止損、頻繁交易——這些都不是投資,是賭博。先活下來,再想賺錢。

第二,賺的時候要拿得住。
趨勢像波浪,是一波一波推進的。如果剛賺一點就跑,就像種地不等收成就割掉,很難賺到大錢。

怎麼具體設置止損?

我們可以把止損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剛進場的時候,要嚴格設止損。
這時候可以用K線形態止損、關鍵價格位止損,或者三根K線的高低點止損。我一般更喜歡用關鍵位置止損,因爲它更靠譜。

第二階段:趨勢走出來了,止損要放寬一些。
當價格突破前一個高點、趨勢確認之後,就把止損移到比較重要的支撐位,不要被小幅回調洗出去。

那怎麼判斷從“嚴進”到“寬出”?
主要看價格有沒有突破前高。突破了,就可以把止損放鬆一點。

舉個例子:

比如我看到一個看漲的K線形態後進場做多:

一開始,我用這個信號的低點或者附近的一個支撐位做止損;當賺到一些之後,我把止損移到成本價,或者用三根K線的低點止損,先保證不虧;等到價格突破前高,我再把止損移到新的低點下面。
這之後,趨勢大概率還在,只要不破這個止損,我就拿着。

提醒一下:如果是橫盤震盪,三根K線的高低位止損很容易被觸發,最好別用。

什麼時候該全部賣掉?

到了趨勢後期,不要盯着每根K線的高低點跑來跑去。而要重點看:有沒有出現明顯的反轉形態?比如M頭、頭肩頂;或者有沒有長上影線、大陰線這種信號;或者跌破了重要的支撐線。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減倉或者全部賣掉,落袋爲安。

總結一下:

“嚴進寬出”是一種交易態度:買的時候要謹慎,拿的時候要從容。知道什麼時候該緊、什麼時候該鬆,纔算真的會做交易。

幣圈裏一直有個“二八定律”——80%的人虧錢,20%的人賺錢。怎麼成爲那20%?我有幾點體會:

要了解市場,但更要了解自己;要有自己的策略,不能光跟風;心態要穩,別被漲跌牽着走;不斷學習,適應變化。

投資這件事,本質是靠認知賺錢。市場不虧待認真的人,但也會淘汰那些僥倖、瞎操作的人。

所以,別在行情不好的時候硬做,保護好本金最重要。平時多學習、總結,準備好自己的交易系統,等機會來了,你才能抓得住。

​我是富奇行長,希望用大白話分享交易心得。
幣圈機會一直有,但只留給有準備、有紀律的人。​#上市公司囤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