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不夠河東河西?
有時候,顛覆只需一瞬間,迴歸亦然。
趙長鵬香港重磅迴歸:從 “離場” 到 “主場”,一句 “換航道” 開啓加密新篇章
四年前,趙長鵬攜幣安暫別大陸市場,一句 “青山綠水,後會有期” 留下無限想象;四年後,他身着西裝亮相香港,在匯聚監管高層、機構投資人與項目創始人的場域中,以 “船沒翻,只是換了條航道” 定調回歸,掌聲響徹全場。這場從 “被逐” 到 “主咖” 的轉變,不僅是個人與平臺的重要節點,更被視作加密行業與香港金融創新聯動的關鍵信號。
一、四年輾轉:從暫別到歸來,爲何選擇香港?
趙長鵬的 “迴歸之路”,歷經多國邀約與謹慎抉擇,最終將核心落點錨定香港:
2021 年:暫別時刻:受大陸加密監管政策調整影響,幣安退出大陸市場,趙長鵬通過微博發聲 “青山綠水,後會有期”,爲與華語市場的聯結留下伏筆;
2022-2024 年:全球佈局中的觀望:迪拜、巴黎、阿布扎比等多地向其伸出橄欖枝,力邀幣安落地,但趙長鵬始終未將 “核心華語市場” 的重心輕易落子;
2025 年 8 月 27 日:香港主場登場:在香港大學的演講臺上,這位昔日 “出走者” 以主咖身份亮相,正式宣告將加密業務的關鍵佈局落於香港 —— 選擇背後,是香港近年來對 Web3 行業的合規化支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區位優勢,以及連接華語市場與全球加密生態的獨特價值。
二、六大核心觀點:句句直擊行業要害,勾勒加密未來藍圖
演講中,趙長鵬圍繞穩定幣、RWA、交易所、DEX、AI + 區塊鏈等核心議題,拋出六大重磅觀點,既有對當下行業痛點的拆解,也有對未來趨勢的預判:
1. 穩定幣:人民幣國際化的 “隱蔽船票”
“USDT 悄悄幫美元完成了千億級跨境交易,而港幣穩定幣,或許就是人民幣出海的新路徑。” 趙長鵬指出,穩定幣的跨境支付功能已成爲法幣國際化的 “隱形助力”,香港若能推動合規港幣穩定幣發展,有望爲人民幣國際化搭建新的 “加密橋樑”。
2. RWA:別盯 “拆豪宅”,金融資產上鍊纔是關鍵
針對當前 RWA(現實世界資產)領域的熱點,他直言 “硬把豪宅拆成一萬份上鍊是誤區”,真正的機會在於股票、債券等標準化金融資產的鏈上化 ——“誰能先實現合規金融資產的區塊鏈落地,誰就能成爲下一代‘加密版紐交所’”。
3. 交易所:香港無需 “重造輪子”,合規合作是捷徑
“建一家合規交易所,至少要投入 10 億美金 + 300 名安全專家,成本極高。” 趙長鵬建議,香港不必從零開始搭建交易所生態,而是通過開放合規合作,嫁接成熟平臺的技術與經驗,“省下的成本,足夠支撐行業前期的生態培育”。
4. 未來屬 DEX:錢包登錄將取代郵箱註冊
“現在覺得 CEX(中心化交易所)方便,未來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纔是常態。” 他透露,當前已有不少機構大戶開始向 DEX 遷移資產,提醒市場 “別等全場換道纔行動”,並預判 “錢包登錄取代郵箱註冊” 將成爲加密應用的標配。
5. AI + 區塊鏈:微支付裏藏着萬億市場
“AI 之間的一筆交易可能只需要 0.01 美元,銀行體系不會處理這類小額支付,但區塊鏈能秒級結算。” 趙長鵬認爲,AI 與區塊鏈的結合將催生 “機器間微支付” 的新場景,這一領域目前尚未被充分挖掘,未來有望成長爲萬億級市場。
6. 諫言香港:快、開、向邊緣看
對香港發展加密行業,他提出三點關鍵建議:
“快”:監管不必追求 “完美后再行動”,需在合規與創新間找到平衡,避免因過度謹慎錯失機遇;
“開”:流動性必須打通全球,吸引國際資金與項目落地,避免成爲 “區域性閉環”;
“向邊緣看”:提前佈局 DEX、AI + 區塊鏈等當前 “非主流” 領域,這些今天的 “邊緣賽道”,可能成爲明天的 “主戰場”。
三、迴歸背後:不止是個人敘事,更是行業信號
演講結尾,趙長鵬的一句話引人深思:“四年離場時,我曾以爲再也回不到華語世界。但站在這裏才知道 —— 一切只是換了個航道,而現在,船纔剛剛啓程。”
這場迴歸,早已超越個人與企業的 “東山再起”:對香港而言,是其打造 “國際 Web3 中心” 的重要背書;對加密行業而言,是合規化發展與主流金融市場進一步融合的信號;對華語市場的從業者與投資者而言,則是 “加密生態重新鏈接華語世界” 的希望。
正如趙長鵬所言,“顛覆只需一瞬間,迴歸亦然”。四年時間未必能見證 “河東河西”,但一次精準的 “換航道”,或許就能爲加密行業與香港金融創新的聯動,開啓全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