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鵬 CZ 罕見接受中國媒體專訪,他點出了香港在加密政策上應更注重信任業者上架代幣。 (前情提要: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圍獵幣圈交易所 ) (背景補充:中國區塊鏈團隊自曝遭公安「遠洋捕撈」:拘留34天600萬鎂加密貨幣被吞,網嗆:拿更多證據纔可信 ) 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罕見對香港投下「加速槓桿」。據他在接受(南華早報)獨家專訪時說,香港已展現「非常明確的態度來擁抱 Web3」,若監管端行動夠快,有條件與美國、阿聯酋並列為全球加密資產樞紐。他強調評估城市的未來,不該看當下規模,而是變化的速度。 話鋒直指監管關鍵。趙長鵬點名香港現行零售可交易的加密資產僅四種「還不夠」:比特幣、以太幣、雪崩鏈 AVAX 與 Chainlink(LINK)。 CZ 建議參考日本做法,讓持牌交易所據自身的盡職與風控框架,決定可上架的代幣清單。翻成市場語言,這是主張從「白名單制」轉向「市場自律+事後監理」,好處是流動性跟創新會更快湧入,風險是監管需要同步升級事後稽覈與披露標準,避免把零售投資人推向波動更大的資產池。 在監管與產業的拔河中,趙長鵬拋出另層訊號:「美國、中東政策沒什麼神奇之處,也許明天香港就會有會議,官員說要改一些事。」這句話像是對政策窗口期的提醒,中國當局若願意把節奏拉快,資金與創業者會跟著走。慢半拍,流量與訂價權就被別的市場帶走。對香港而言,這不只是名單放不放寬的技術題,而是願不願意把「速度」變成制度設計。 現況上,幣安仍未申請在港經營加密交易平臺牌照。香港目前共有 11 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在營運。這也透露一個現實:龍頭業者觀望,通常不只看牌照框架本身,更看整體業務可行性,包含上架彈性、合規成本、銀行出入金配合與零售市場可及性。一旦政策在關鍵參數上鬆綁(或明文化),大型交易所切入的機率就會提高,反之則可能維持「近身但不入場」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趙長鵬以個人身分與市場影響力發聲,對政策討論有放大器的效果。從過去幾個加密中心的演化經驗看,監管與市場之間像是兩條並跑的賽道,誰先給出可預期、可擴張的路線,誰就能把下波市場流動性與創新鎖在該地。 相關報導 CZ 演講全文:10 年後 DEX 規模將會超過 CEX 幣安CZ預告:FOMO季節要來了!建議投資者緊盯「山寨幣指數」 "CZ:香港應學日本讓交易所「自決上架代幣」!有條件成為加密界樞紐"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