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香港演講聚焦的RWA,到底是什麼“香餑餑”?

日前CZ在香港演講中談及RWA,既“懟”僞玩法又點出真機會,讓這一概念再受關注。

RWA即“現實世界資產區塊鏈化”,是把股票、債券、房產等現實資產“搬”到區塊鏈上,變成可拆分、可交易的數字憑證。比如1000萬的房產,可拆成10000份Token,普通人花1000塊就能買一份,享對應產權、分租金,也能隨時轉賣。

但CZ強調,並非所有“資產上鍊”都是真RWA。他直言“豪宅切萬份上鍊”是僞命題——普通人買了既住不了,也難享完整權益,本質是炒作。

RWA的“真機會”在哪?CZ認爲要瞄準本就數字化的核心資產。像股票、債券本就存於電腦系統,一旦上鍊,能實現“秒級結算”“零摩擦流轉”,比如股票交易從T+1結算縮短到幾秒到賬,手續費大降。

對香港而言,港交所有海量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若推動其RWA化,可用區塊鏈重構金融效率,甚至升級爲“鏈上紐交所”,這正是CZ稱其爲“王牌”的原因。

這也是BlackRock等華爾街巨頭搶灘RWA的原因——它是讓區塊鏈嵌入主流經濟的“連接器”。

當然,RWA仍有產權合規、防欺詐、監管平衡等難題。但正如CZ所說,其核心是用區塊鏈讓資產更高效開放。當“真資產”通過RWA運轉,區塊鏈才更易走向主流。#美国宏观经济数据上链 #资金涌入推动SOL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