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Alpha空投的門檻從200分飆升至260分,漲幅高達30%,讓無數散戶擼毛黨夜不能寐。

“刷了10天分,一看260分門檻,直接不想幹了。”一位幣圈用戶在社羣的吐槽道出了當前Alpha積分玩家的普遍心態。

8月27日,Binance Alpha啓動的Dolomite(DOLO)空投將門檻一舉拉高到260分,28日的第二階段雖然降至230分,但仍然是近期的高位。

---

01 高門檻現實,成本與收益的殘酷計算

Alpha空投門檻的飆升並非突然發生。回顧歷史,這一數字已經從2025年4月的較低水平,逐步攀升至5月的137分、6月的233分,再到8月底的260分。

對普通用戶而言,260分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數字。要積累到這個分數,用戶需要連續15天每天刷滿約18分。

刷分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資產持有和代幣購買。每購買2美元的Alpha代幣可獲得1分,每翻倍加1分(8美元得3分,1024美元得10分)。

普通玩家面臨的不僅是時間投入,還有實實在在的經濟成本。每天的正常操作“磨損費”(包括小額交易手續費和Gas費)就達3美元左右,15天硬成本至少45美元。

02 用戶流失危機,十萬人已離場的警示

高門檻帶來的用戶流失已經不是預測,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根據Dune數據,Alpha交易用戶數曾從6月12日的23.3萬人高點驟降至6月15日的19.5萬人,僅三日內流失近4萬人。截至6月中旬,實際在平臺上發生交易的用戶數量已進一步縮減至7萬人。

這種“斷崖式離職潮”背後是用戶熱情與參與意願的明顯下滑。刷分的邊際成本顯著上升,Alpha遊戲的性價比正在快速惡化。

曾在ZKJ暴跌中虧損的一位用戶表示:“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了,被夾幾次就白玩,今天所有的號都領了低保撤出了。”

03 生態平衡術,官方的艱難抉擇

面對用戶流失的局面,官方面臨着艱難平衡。

一方面,平臺需要通過提高積分門檻來篩選真正活躍的用戶,同時遏制機器人刷分行爲。2025年6月,幣安宣佈升級風控系統,禁止使用任何自動化工具。

另一方面,平臺也需要維持足夠的用戶參與度。Binance Alpha的成功已經引發了其他交易所的效仿,如Kraken、Bithumb等交易平臺已認可Alpha的模式,並可能推出類似活動。

Alpha生態正在經歷轉型:從刷分套利工具,逐步轉向更加註重真實互動和價值捕獲的激勵機制。這意味着積分獲取不再只看交易量或LP額度,而更多向持倉時長、互動深度、真實需求等維度傾斜。

04 散戶困境,沉沒成本與決策焦慮

對於已經投入大量時間的用戶來說,面臨的是沉沒成本與未來收益的艱難抉擇。

一位用戶坦言:“前期已經有了兩百分的沉沒成本,如果放棄,就相當於都打水漂了。而且如果後面有個好項目上Alpha,一波就回本了。”

這種心態導致許多用戶即使收益下降也在硬扛。他們擔心一旦離開錯過下一個高收益空投,之前的投入就全部白費了。

然而繼續參與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除了前面提到的交易磨損成本,用戶還面臨MEV(礦工可提取價值)問題。有用戶刷量KOGE/USDT時,單筆被夾4.7萬美元,花費4.7萬USDT僅僅買入0.009枚KOGE,單枚成本高達518萬美元。

05 29日空投,決定去留的關鍵分水嶺

即將到來的29日空投成爲衆多用戶的決策關鍵點。

據消息,Binance Alpha將在8月29日上線CeluvPlay(CELB)。這是一個 decentralized entertainment network,平臺集成了區塊鏈和AI技術。

用戶面臨的是複雜決策:如果門檻繼續維持230分以上,按照15天45美元的成本計算,即使拿到空投,回本週期也會拉長,許多已經刷了幾天分卻沒達標的散戶,可能會直接“離職”。

如果門檻回落至200分以下,可能會留住一批“猶豫要不要撤”的用戶,甚至吸引新用戶入場,暫時延緩離職潮。

無論結果如何,Alpha空投的高門檻現象已經對整個幣圈擼毛生態產生了影響。一些用戶開始轉向其他平臺機會,或者專注於質量更高但數量更少的空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