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幣圈是造夢場,3000U 能滾成 6 位數;也有人說這裏是屠宰場,剛見曙光就摔回原點。我親歷過更扎心的劇情 —— 陪着一個人從 2800U 熬到 7.6 萬 U,卻在第 35 天親手拉黑了他。


這不是報復,是幣圈給我上的最後一課:真正的翻身從不是賬戶數字多亮眼,而是你能不能在慾望裏守住底線,把 “紀律” 兩個字刻進骨子裏。

1. 他帶着 2800U 找我時,說 “再虧就退圈”

第一次和他連麥,屏幕那頭的男生眼底全是紅血絲,打開交易所截圖時手都在抖:2800U,是他僅剩的本金,下面還掛着三筆爆倉記錄,最近一筆就在 3 天前。


“哥,你要是能帶我穩住,我聽你的;再虧一次,我就徹底離開這圈子。” 他聲音發緊,像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我在幣圈摸爬了 5 年,聽過太多次 “再虧就退圈”,可真能說到做到的,十個裏難有一個。我沒給他畫餅,只說了句實在話:“想賺快錢,你這點本金撐不過一週;想真翻身,先把‘快’字從字典裏刪掉 —— 慢一點,才能走得遠。”
他盯着屏幕愣了半分鐘,最後點了點頭:“我聽你的,不貪快。”

2. 把倉位切成 10 份,他嫌慢:“這點錢能幹啥?”

第一步我就讓他把 2800U 分成 10 份,每次開倉只動 10%,也就是 280U。


他當時就急了:“哥,280U 開倉,就算漲 20% 也才 56U,啥時候才能回本啊?這點子彈跟撓癢癢似的!”
我沒跟他爭,只把自己前兩年的交易記錄調出來 —— 有段時間我也貪多,滿倉衝山寨幣,一次爆倉就虧了 3 萬 U;後來改成 10% 倉位,雖然單次盈利少,但連續 2 個月沒出過大錯,反而把之前的虧損補回來了。
“幣圈裏,先學會‘不捱打’,纔有資格談‘喫肉’。” 我跟他說,“你現在最缺的不是賺快錢的機會,是‘不爆倉’的底氣。”
他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沒想到三天後,第一筆單子就盈利了 32%,280U 變成了 370U。我讓他立刻把這 90U 利潤提到獨立賬戶,本金 280U 繼續留在交易賬戶裏滾。
“這是滾倉的第一原則:利潤要和本金分開,讓利潤養利潤,本金只做‘安全墊’。別想着把利潤再投進去‘賺更多’,你先守住賺到的,子彈纔會自己‘長’出來。”
他這才懂了,當天就開了個新賬戶,把所有利潤都轉了過去。

3. 26 天熬到 5.3 萬 U,他突然說 “我也能帶人了”

接下來的 26 天,我們像兩個守夜人,每天雷打不動地盯盤、覆盤:


盤前必須寫推演筆記,漲、跌、橫盤三種劇本都要列出來,尤其要把 “最差情況” 寫在最前面 —— 比如跌破關鍵支撐位怎麼辦,突發利空該怎麼止損;
每筆單子盈利超過 15%,就把超出本金的部分提走,絕不把 “盈利單” 做成 “虧損單”;
遇到回撤時,他能對着 K 線覆盤到凌晨四點,把每一個進場點、出場點的問題標出來,截圖貼滿整個電腦桌面,連凌晨兩點的波動都不放過。
賬戶數字就這樣慢慢爬:3200U、4900U、7800U、1.5 萬 U…… 到第 26 天晚上,賬戶本金 + 未提利潤已經到了 5.3 萬 U。
他突然在羣裏發了句:“哥,我現在是不是也能幫別人做交易了?你看我這幾次判斷都挺準的。”
我盯着這句話看了很久,沒回復。那一刻我心裏咯噔一下 —— 危險不是來自行情,是來自他心裏的 “膨脹”。

4. 第 33 天,他揹着我全倉衝了山寨幣

第 33 天早上,我習慣性打開共享交易界面,一眼就看到了問題:賬戶裏的 5.8 萬 U,全倉買了一個新上線的山寨幣,連止損都沒設。


我立刻給他發消息,他過了半小時纔回復,語氣還帶着點得意:“哥,我看這個幣的社區熱度特別高,昨晚還拉了個小羣,大家都說能翻倍,我想試試自己的判斷,沒好意思打擾你。”
我點開 K 線,那個山寨幣已經從高點回撤了 38%,賬戶浮虧快 2.2 萬 U。我問他:“你忘了我們之前說的‘10% 倉位’?忘了要先設止損?”
他沉默了一會兒,才小聲說:“我想着本金已經比之前多了,就算虧點也能扛住,而且我覺得這次能漲回來……”
“‘覺得’是幣圈最沒用的詞。” 我打斷他,“你的邏輯裏,既沒有風險控制,也沒有對市場的敬畏 —— 你忘了當初 2800U 是怎麼虧到只剩這點的?”

5. 第 35 天他再次梭哈,我直接拉黑

第 34 天,那個山寨幣又跌了 5%,賬戶浮虧到 2.5 萬 U。我跟他聊了一晚上,讓他先把倉位減到 10%,把剩下的本金提出來,等行情穩了再做。


他答應得好好的,結果第 35 天早上,我看到賬戶裏剩下的 3.3 萬 U,又全倉衝進了另一個山寨幣 —— 他想 “一把贏回來”,把之前的虧損補回來。
我沒再給他發消息,直接拉黑了好友,也退出了共享交易界面。
不是因爲他虧了錢,是因爲他把我們 26 天裏守住的 “紀律” 全扔了。幣圈裏有個 “破窗效應”:只要你第一次打破規則,後面就會有無數次 “例外”—— 這次是 “想補虧損”,下次就是 “想賺更多”,最後只會變回當初那個追漲殺跌的賭徒。
紀律一旦破了口,再厲害的交易系統也沒用,神仙都救不回來。

6. 幣圈的真相:本金決定你能不能上桌,紀律決定你怎麼離場

有人問我,從 2800U 做到 7.6 萬 U,明明快看到結果了,爲什麼要放棄?


其實幣圈的真相從來都不是 “本金多就能贏”:2800U 能滾到 7.6 萬 U 的人,每年都有很多;但能帶着 7.6 萬 U 全身而退,甚至繼續穩紮穩打的,一百個裏難有一個。
本金大小,只決定你有沒有資格上桌;紀律強弱,才決定你是笑着離場,還是哭着爆倉。
我見過太多人:虧的時候能守住規矩,賺的時候反而飄了 —— 賬戶裏有 1 萬 U 時,還能記得設止損;到了 5 萬 U,就覺得 “風險可控”;到了 10 萬 U,乾脆把 “紀律” 拋到腦後,滿倉衝、梭哈賭,最後一夜回到解放前。
他們不是輸在行情,是輸在 “賺了錢就忘了自己是誰”。幣圈最難的從不是 “翻倍”,是 “翻倍之後還能保持清醒”。

7. 如果你也在滾倉,記住這 3 條鐵律

現在我電腦桌面還留着他當初的覆盤截圖,每次自己想衝動開倉時,就打開看一眼 —— 那些密密麻麻的標註,提醒我 “紀律纔是最大的本金”。


如果你也在幣圈滾倉,不管現在本金多少,記住這 3 條鐵律:

  1. 利潤必須和本金分開:賺的錢立刻提走,放進獨立賬戶,別想着 “再投一點賺更多”—— 守住已經到手的利潤,比追求下一次盈利更重要,別讓 “盈利單” 變成 “虧損單”;

  2. 開倉前先寫止損,再寫止盈,最後才談夢想:每次下單前,先想清楚 “最多能虧多少”,把止損位定死;再算 “賺多少就走”,別貪多;至於 “想翻多少倍” 的夢想,先放在後面 —— 沒了本金,夢想就是空談;

  3. 把 “我這次不一樣” 當成爆倉預警:每次想打破規則時,比如 “這次倉位重一點沒關係”“這次不用設止損”,先問問自己:之前爆倉的時候,是不是也覺得 “這次不一樣”?


幣圈從來不是 “賭對一次就能贏” 的遊戲,而是 “守住紀律才能活” 的戰場。我拉黑了那個男生,卻把 “馴服自己” 這堂課刻進了心裏 —— 希望你也能記住:賬戶裏的數字再亮眼,不如手裏的紀律更靠譜。

關注我@加密大师兄888 ,加密路上亡魂多,師兄只渡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