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帶了止損,但總喜歡在同一個方向反覆下單,最後被市場來回收割。
這就是典型的 “認知錨點 + 人性陷阱”。
下面我給你拆解一下如何克服:
爲什麼會這樣?
心理錨定:一旦在某個點位做過單,就會潛意識覺得“這個位置應該是關鍵位”,後面總忍不住再去押同方向。
損失厭惡:止損後,潛意識裏想“拿回來”,於是繼續在同方向做,想證明自己沒錯。
確認偏誤:總喜歡找符合自己預期的信息,忽略相反的信號。
克服的方法
1. 拆掉錨點:看盤不看價格
很多人習慣記住“昨天4400是個關鍵點”,結果行情破位後,心裏還覺得“它應該回到4400”。
解決辦法:不要在腦子裏記具體數字,而是用 區間 + 形態 來看盤。
例如:支撐區間 4380-4400,而不是死盯一個點。
2. 寫下止損理由
止損不是因爲點位錯了,而是因爲 邏輯錯了。
每次止損後,寫下:
爲什麼進場?
爲什麼錯了?
市場現在的方向是什麼?
這樣能幫助你跳出“我非要證明自己對”的思維。
3. 建立反手機制
如果你總是止損後還在同方向做單,那就設一個鐵規矩:
連續止損 2 次,必須暫停該方向,轉而觀察或考慮反手。
這是強行讓大腦“斷開執念”。
4. 倉位冷卻法
錨定效應觸發時,人會衝動。
你可以設規則:
一旦止損,下一單倉位必須減半;
若再次錯,再減半。
這樣能逼自己冷靜,不至於情緒化加倉。
不斷提醒自己:交易不是證明,而是賺錢。
錨定效應的本質是“想證明自己對”。
要克服,就得建立一套“止損後不再證明”的流程:
邏輯覆盤 → 規則限制 → 倉位冷卻 → 方向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