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世界的狂野浪潮中,我以一種近乎“懶惰”的方式,讓初始的4000美元在九個月內成長爲了8.2萬美元。
有人嘲笑我的方法太過簡單,甚至給我起了個“機械投幣人”的綽號。但他們看不到的是,簡單背後的堅持與紀律。
我的投資哲學樸素得令人難以置信:
認知邊界就是投資邊界。我從不購買自己不理解的項目,哪怕它被吹捧爲“下一個以太坊殺手”。如果一個項目的應用場景我不能向父母解釋清楚,那我就不會投入一分錢。我選擇的代幣,必須像選擇日常使用的APP一樣,讓我直觀地感受到其價值。
定期定額,不爲市場波動所動。我像償還房貸一樣執行定投計劃,市場狂熱時不追加,市場恐慌時不退縮。我不預測漲跌,不追逐短期收益,讓時間成爲我最可靠的盟友。
嚴格止盈,永不貪婪。每個投資標的都有明確的退出策略:本金翻倍立即收回,利潤部分設置保本線。我不試圖抓住每一個波動,不奢求賣在最高點,市場永遠有機會,但本金永遠需要守護。
最讓我堅定這一策略的,是去年投資的一個DeFi項目。整整十一個月,它表現得死氣沉沉,同期入場的朋友早已轉投其他熱點。我依然按計劃定投,直到今年三月,項目突然迎來爆發,五天上漲270%。我在預設的止盈點果斷賣出,保住了全部收益。而一週後,隨着市場回調,該幣種價格腰斬,那些期待更高收益的人反而被套。
一位剛畢業的同事受我影響,用每月工資的10%執行相同策略,半年時間已經獲得了可觀回報。他感慨道:“原來不需要成爲技術專家,也能在幣圈獲得穩定收益。”
這個市場總是獎勵那些看似最聰明的冒險家,直到週期轉折的到來。而願意承認自己認知有限,堅持簡單策略的人,反而能笑到最後
以前一個人在黑夜裏亂撞,現在燈在我手裏。
燈一直亮着,你跟不跟?@币来财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