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陳先生怎麼也沒想到,規規矩矩在交易所 C2C 買幣,給賣方微信轉了 5 萬塊,第二天就成了 “涉案人員”—— 微信零錢被凍,工資卡刷不出錢,連孩子學費都沒法交。更糟的是,凍結賬戶的是異地警方,想自證清白都得跨千里。


最近後臺 20 多個粉絲問類似的事,全是 “沒碰洗錢卻凍卡”“怎麼解凍”。今天把這事兒拆透,看完至少能避開九成這類麻煩。

一、爲啥乾淨錢會被凍?警方盯的是 “資金鍊”

別以爲 “自己錢乾淨就沒事”—— 警方查案看的是 “資金流向”,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


陳先生就是典型:他轉賬的賣方微信賬戶,三天前收過詐騙款(比如老人的養老錢)。警方爲了鎖死資金鍊,會把所有給這個賬戶轉過錢的賬戶全凍住。就像你在超市買水,老闆前一天賣過假貨,警察爲了查案,先把買水的也 “臨時控制” 起來。
更坑的是凍結週期。我見過深圳粉絲 2022 年被凍,快 3 年了還沒解凍 —— 警方要查清資金鍊路(可能轉了七八手),至少凍 6 個月,案件複雜續凍兩三次很常見,期間一分錢動不了。

二、被凍後有多麻煩?不止沒錢,還要跑斷腿

別隻當 “錢用不了”,後續麻煩能折騰到懷疑人生:


陳先生爲了解凍,備了一沓材料:帶時間戳的 C2C 訂單截圖、和賣方的完整聊天記錄、銀行轉賬回單、身份證複印件,還要手寫 3 頁(情況說明)。這些材料不能線上交,得寄到異地警局,或者親自跑一趟 —— 他從杭州飛河北某縣,請假 3 天,機票酒店花了 4000 多,折騰一週只等來 “等通知”。
更糟的是錢未必拿得回。賣方多是 “傀儡賬戶”(被騙子租的卡或微信),詐騙團伙早把錢轉走了。這類案件能追回的資金不到 10%,很多人最後只能認栽。

三、4 個避坑招,提前繞開凍卡風險

其實這類無妄之災,事前能避開。這 4 招記死:

1. 絕不私下交易,平臺擔保是底線

別信 “私下轉便宜 500 塊”—— 上個月有粉絲被誘導私下微信轉賬,結果幣沒收到,對方拉黑,後來還因賣方涉詐被凍卡。


付款前必須覈對平臺顯示的賣方賬戶(銀行卡後 4 位、微信暱稱特殊符號),有一個字對不上就終止交易。騙子最愛改類似暱稱(比如 “張三” 改 “張三⁃”)騙轉錯賬。

2. 交易記錄 “雙備份”,缺了難自證

陳先生能快速交材料,是因爲他交易後立刻把訂單截圖、轉賬記錄、聊天記錄打包存雲盤。另一個粉絲手機刷機丟了記錄,解凍多等了半年。


重點存 3 樣:①交易所 C2C 訂單詳情(雙方賬號、時間、金額);②轉賬憑證(帶交易單號);③和賣方的全部聊天記錄(包括賬戶信息)。手機相冊和雲盤各存一份,別偷懶。

3. 遇異常立刻行動,別等 10 分鐘

付款後沒收到幣,或平臺提示 “賣方賬戶異常”,立刻做三件事:①聯繫平臺客服凍結訂單(正規平臺能臨時鎖死資金);②打 110 說明情況拿回執;③給凍結警方發郵件(通知書有聯繫方式)主動說明。


去年有粉絲猶豫 3 天沒處理,警方認定他 “明知涉詐還交易”,解凍難度直接翻倍 —— 越主動,越容易證清白。

4. 固定老商家,別換陌生面孔

找固定合規商家交易,風險降一半。老商家願提供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打碼版),甚至視頻連線確認;“一次性賣家” 要資質要麼拉黑,要麼發模糊截圖。


判斷商家靠譜:看平臺評分(4.8 分以上)、交易次數(1 萬單以上)、支持 “小額試錯”(先轉 1000 塊試水)。我固定跟 3 個商家交易 5 年,從沒出問題。

最後說句實在的

陳先生最近留言說賬戶終於解凍了,但這兩個月沒睡好,差點因取不出工資逾期房貸。他說:“再也不敢隨便買幣了,這 4 招得刻腦門上。”


幣圈賺錢難,守錢更難。最近半年我知道的就有 37 個粉絲中招。與其事後跑斷腿,不如現在記牢這幾招 —— 辛苦攢的錢,真經不起 “躺着中槍” 的折騰。

如果有人因爲行情波動而陷入迷茫,不知如何應對被套局面,或者感覺自己在操作過程中遭遇誤導,歡迎交流!

#比特币远古巨鲸持续出清 #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 $BTC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