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盼着這輪牛市快點結束

凌晨三點,我盯着屏幕上的 K 線,比特幣在 11 萬美金關口反覆試探,半個月前衝到 12.47 萬時的狂熱彷彿還在昨天,如今社羣裏卻滿是 “熊市來了嗎” 的恐慌。

更扎眼的是山寨幣板塊,成片的綠色裏,有的幣種 24 小時跌超 30%,朋友阿凱剛發來消息:“扛不住了,把 SOL 全割了,怕連本金都沒了。”

這場景像極了過往每輪牛市的復刻。阿凱三月才進圈,靠追山寨賺了筆快錢,總說比特幣 “漲得磨人”,可不過跌了 1.4 萬美金,當初喊着 “長牛到 20 萬” 的人,先慌了陣腳。其實不止他,社羣裏不少人都在動搖 —— 相信四年週期的,總在回調時疑神疑鬼,手裏的幣越割越少;嘴上喊着 “信長牛” 的,真到 10 萬以上卻不敢伸手,眼睜睜看着回調成了上車窗口,又在猶豫裏錯過。

我倒沒那麼焦慮,反而生出種奇怪的期待:盼着這輪牛市快點結束。不是看空比特幣,是見過太多次 “週期裏的劫”——2021 年比特幣從 6.9 萬跌到 3 萬時,我也曾半夜驚醒看盤;2018 年跌到 3000 美金,身邊有人直接清倉離場,再也沒回來。每輪上漲都藏着劫數,熬過去的人,才能摸到下一座山。我等的不是某個具體價格,是這輪週期真正收尾的時刻,像和舊階段好好告別,再等新的開始。

有人說我太樂觀,“11 萬的比特幣,十年漲到 100 萬?不可能”。可我總想起 2015 年的微軟和蘋果 —— 那時微軟 45 美金,有人說 “漲到頭了”;蘋果 30 美金,也被嘲 “就靠賣手機”。如今再看,微軟快 500 美金,蘋果超 200 美金,十年翻了 7 到 10 倍。比特幣憑什麼不行?它不是普通商品,是全球唯一的去中心化價值標的,這種稀缺性,本就該在時間裏發酵。

我開始慢慢調整持倉,把部分比特幣換成黃金 ETF 和藍籌股。朋友罵我 “叛變”,可我知道,這是在接受 “和比特幣慢慢分離” 的過程。它終要長大,就像孩子總要離開庇護。現在的主力還是 ETF 和機構,漲了就加倉,跌了就減倉,比散戶還急躁,離真正的信仰差得遠。但總有一天,等 13 年的老前輩、17 年的韭菜、21 年的美國散戶,還有今年的 ETF 玩家都熬過 “死而復生”,比特幣會像納指一樣,不用再靠週期撐着,進入真正的超長牛市。

此刻屏幕上,比特幣還在 11 萬附近震盪,山寨幣的恐慌仍在蔓延。但我不再糾結短期漲跌,畢竟對真正的長期持有者來說,12 萬不是終點,100 萬也不是幻想。等這輪牛市結束,等週期完成它的洗禮,比特幣會更穩,而我們這些熬過來的人,也會更懂它的價值。

凌晨三點,我盯着屏幕上的 K 線,比特幣在 11 萬美金關口反覆試探,半個月前衝到 12.47 萬時的狂熱彷彿還在昨天,如今社羣裏卻滿是 “熊市來了嗎” 的恐慌。更扎眼的是山寨幣板塊,成片的綠色裏,有的幣種 24 小時跌超 30%,朋友阿凱剛發來消息:“扛不住了,把 SOL 全割了,怕連本金都沒了。”

#BNB创新高 #币安Alpha上新 #ETH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