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000到 1 億:我靠“三線系統”殺出幣圈

點開賬戶餘額的那一刻,七個零閃得有些刺眼——100980859.5U。盯着數字愣了半小時,我關掉交易軟件,發消息給助理:“把所有合約平掉,現貨轉冷錢包。”

八年幣圈,從2017年湊的5000本金,到今天足夠三代人躺平,我靠的不是運氣,而是被學員稱爲“傻瓜系統”的盈利模型。現在,該隨着我的退休一起封存。

系統核心:三線定乾坤

只看三根線:50日線定短期趨勢,200日線辨牛熊分界,成交量線判資金真假。2017年BTC突破5000美元時,50日線金叉200日線,成交量放大3倍,我抵押婚房200萬梭哈,第一次讓賬戶破千萬。

三條鐵律:守住本金

① 單幣不超15%。2018年萊特幣暴漲,我只投12%,後來跌80%也不傷筋骨。

② 止損必須執行。主流破50日線8%砍,山寨破5%跑。2022年LUNA崩盤前,系統止損救我只虧7萬U,身邊有人負債千萬。

③ 每月最多3筆交易。頻繁操作只會消耗本金,反而錯過大行情。抓住2020年312暴跌、2021年4月回調,就是靠這條鐵律。

系統最後一次提示:ETH 50日線三次觸碰200日線沒跌破,成交量縮至低位——黃金買點。我用8%倉位進場,三天15%止盈,賬戶跨過五億。

翻到2018年的交易日誌,扉頁寫着“賺夠一個億就退休”。那時還在出租屋啃泡麪,沒想過真能走到這一天。

複雜的系統賺情緒的錢,簡單的系統賺時間的錢。幣圈的錢永遠賺不完,但人生該有比K線更值得看的風景。

所以,我收起這套系統,也跟自己說一句:不必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