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講話,被市場普遍解讀爲9月降息的強烈信號,一時間樂觀情緒高漲,美股再攀歷史峯值。
然而,美國經濟學家、斯坦福大學校長 Jonathan Levin 在週六的彭博專欄中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爲,市場似乎忽略了鮑威爾講話中那些微妙的措辭和謹慎的權衡。Levin指出,鮑威爾真正傳遞的信息,並非無條件的寬鬆承諾,而是在經濟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艱難地平衡勞動力市場疲軟與通脹居高不下的雙重風險。
市場沉浸於降息預期帶來的狂歡,卻可能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如果美聯儲真的決定降息,那或許不是因爲通脹已經得到控制,而是經濟正在顯露疲態,迫使央行出手託底。這一層“防禦性降息”的意味,被短期的市場情緒掩蓋了。
鮑威爾在講話中也坦言,美聯儲正面臨一項極爲複雜的任務——在實現充分就業與維持物價穩定這兩個有時相互衝突的目標之間尋找平衡。這種政策上的兩難,意味着即便進入降息週期,路徑也可能比許多人預想的更加謹慎和不確定。
雙重使命之下的艱難取捨
回顧2022年通脹飆升至9.1%時,美聯儲的政策目標非常明確,共識也更容易達成。而如今,局面已大不相同。
鮑威爾特別強調:“當我們的兩個目標處於這樣一種緊張狀態,政策框架要求我們必須同時權衡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儘管失業率仍處低位,勞動力市場的某些指標已開始鬆動;另一方面,通脹雖有所回落,卻依然高於2%的政策目標。
鮑威爾提到,“目前的政策利率較一年前更接近中性水平”,這爲美聯儲爭取到“謹慎行事”的空間。但他也明確提醒,“貨幣政策並沒有走在一條預設的路徑上”。
這種內部分歧已在7月利率決議中顯現——兩位理事對維持利率不變投出反對票,這是自1992年以來美聯儲內部首次出現這樣的政策分歧,足以說明數據解讀之難、立場差異之大。
勞動力市場:暗藏下行風險
市場爲“降息”歡呼,卻可能沒有意識到:降息未必是喜訊,反而可能是經濟預警。
鮑威爾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勞動力市場處於一種“不同尋常的平衡”狀態——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都在放緩,部分原因與移民政策收緊有關。他毫不避諱地警告:“這種特殊情形意味着就業的下行風險正在上升。一旦這些風險成爲現實,可能會以裁員激增、失業率快速上升的形式突然爆發。”
換句話說,降息更像是一劑預防性藥物,而非宣告經濟強勁的捷報。
還有一些數據同樣支持這一隱憂。鮑威爾提到,今年上半年美國GDP增速僅爲2023年同期的一半左右,消費支出已顯疲軟——這與股市屢創新高的“繁榮敘事”並不完全吻合。
通脹:仍是未解之題
在就業市場隱現風險的同時,通脹並未徹底退場。
Levin在文章中寫道,不少經濟學家持續擔憂,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可能在接下來幾個季度推高商品價格。雖然目前影響尚有限,但有預測顯示,真正顯著的價格壓力可能會在2026年款新車上市時集中體現。
應當如何應對關稅帶來的價格衝擊?美聯儲內部也存在激烈爭論。鴿派認爲,這類“一次性因素”導致的價格變化可以忽略;而鷹派則擔心,在公衆已經忍受數年高通脹的背景下,這很可能再次推升通脹預期。
從鮑威爾的表態來看,他本人似乎更傾向於“忽略”關稅影響——這可能是他講話中少數偏鴿的細節之一。但他也鄭重強調,“我們不能理所當然認爲通脹預期會始終保持穩定”,暗示央行並未放鬆警惕。
市場,或許興奮得太早了
Levin在文末提醒,市場對鮑威爾講話的鴿派解讀,可能有些過度。一種更接近事實的可能是:投資者此前普遍預期鮑威爾會更強硬,而講話內容不如預期“鷹派”,從而引發頭寸調整式的反彈。真實的信息,遠比市場第一反應更加冷靜和複雜。
此外,鮑威爾此次講話也巧妙地避開了來自特朗普的降息政治壓力。從全文基調來看,他並沒有屈從於外界呼籲,仍保持了政策獨立性。
綜合來看,美聯儲確實可能在9月降息,但也將謹慎摸索既能支持增長、又可控住通脹的適宜利率路徑。前景依然高度不確定,寬鬆的步伐也許會比市場眼下期待的更加緩慢。
我是小噢,專業分析和教學,一個你投資路上的導師和朋友!作爲一個分析師,最基本的就是要能幫助大家賺錢。爲你解決迷茫,套單,用實力說話,當你迷失方向不知道怎麼做,關注小噢 小噢給你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