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財務管理中使用加密貨幣的趨勢迅速增長。據K33研究公司的報告,2025年上半年持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數量幾乎翻倍。
K33 報告稱,從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持有比特幣的公司從70家增加到134家,總持有量達到244,991枚比特幣。
這個趨勢被比作早期企業採用黃金的浪潮。AMINA銀行的首席財務官Mike Foy表示,這爲之前無法接觸基礎資產的投資者提供了途徑。
Foy認爲,長期可持續性取決於市場和監管環境,並指出,策略的先發優勢明顯。
相關: 加密庫房公司800億美元採購潮
加密儲備:救命稻草還是最後一搏?
然而,這一趨勢也引發質疑,一些陷入困境的企業可能將數字資產當作聲譽的救命稻草。Foy承認這種誘惑確實存在。
上個月,生物科技公司Windtree Therapeutics宣佈購買60萬美元的BNB,並簽署了500萬美元的股權信用額度,該公司在宣佈新的儲備計劃後短暫獲得提升,但股價隨後下跌超過90%。
週二,納斯達克宣佈該公司因未能維持最低出價被除牌。
Foy建議檢查其風險管理、槓桿水平以及管理層行爲,如果有異常,可能顯示該策略僅圖短期漲幅。
相關: 山寨幣儲備競賽:公司宣佈擁有7.8億美元資產
企業測試以太坊和山寨幣儲備
儘管比特幣仍是主要選擇,企業開始試水以太坊和部分山寨幣。Foy稱,這在於其潛在質押回報及與區塊鏈技術的新合作機會。
CEO Ray Youssef指出,ETH的混合吸引力正吸引管理者。ETH的質押收益率、可編程性和合規路線圖,使得其吸引那些關心未來的公司。
雜誌: 以太坊儲備企業如何引發DeFi夏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