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加密市場逐漸跳出“牛熊二分”的慣性思維,一個更清晰的邏輯正在浮現:與其糾結週期節點,不如緊盯大波段機會。近期,Bitmine CEO Tom Lee在演講中拋出的“ETH牛市目標6萬美元”雖顯激進,卻讓市場重新審視以太坊的潛力——若說6萬刀是遠期想象,那8000至10000美元的區間,或許纔是更貼近現實的挑戰目標。

相較於比特幣的穩健表現,以太坊在本輪行情中的爆發力正在凸顯。牛市後期的資金往往更偏愛彈性標的,而ETH的生態活力與敘事張力,恰好契合了這一邏輯。從歷史數據看,每當市場進入加速階段,以太坊的漲幅彈性常跑贏比特幣,這背後既有其作爲“加密基礎設施”的基本面支撐,也離不開新敘事的持續賦能。

今年圍繞ETH的核心敘事,正從技術升級轉向“生態擴容+傳統資產融合”。其中,“美股上鍊”的推進尤爲關鍵——當傳統金融資產逐步遷移至以太坊網絡,其作爲價值載體的功能將被極大激活,帶來增量資金與生態繁榮的正向循環。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預期以太坊可能在10月前後通過ETF質押相關機制,這不僅會降低合規資金入場門檻,更將直接增厚質押生態的收益空間。

而在具體標的中,質押板塊的LDO(Lido DAO)仍是繞不開的焦點。作爲以太坊質押賽道的頭部玩家,LDO深度綁定ETH質押生態,其價值與ETH質押量、網絡活躍度高度聯動。隨着ETF質押預期升溫,以及WLFI鏈上“金狗”等新玩法對生態的激活,LDO的成長邏輯正變得愈發清晰。

牛熊的標籤或許正在失效,但加密市場的機會從未消失。對於佈局者而言,與其在週期論中猶豫,不如緊盯以太坊這類兼具基本面與敘事張力的核心標的——當8000至10000美元的目標逐步清晰,屬於ETH的大波段機會,或許纔剛剛開始。

#ETH创历史新高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