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的美聯儲會議快到了,大家都在猜會不會降息。市場現在覺得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4.1%,幾乎是板上釘釘!雖然特朗普的高關稅讓物價有點漲(通脹高),但歷史和數據告訴我們,工作崗位少(就業差)纔是美聯儲降息的最大理由。7月就業數據已經很差,8月如果更糟,降息跑不了!下面用簡單的話講清楚爲啥9月降息這麼確定。
美聯儲最關心兩件事:物價別漲太快(通脹)和大家都有工作(就業)。過去每次就業市場變差,美聯儲都趕緊降息,降低借錢成本,幫企業多僱人。比如:
2001年:失業率從4%升到5.7%,工作崗位少,美聯儲把利率從6.5%降到1.75%。
2008年:失業率飆到7.2%,新增工作幾乎爲零,利率直接砍到0-0.25%。
2019年:工作崗位增長慢(月均13.6萬),美聯儲降息3次。
現在,7月新增工作只有7.3萬,遠低於預期的15萬,失業率4.2%,快到危險線(4.5%)。如果9月5日的8月就業數據更差(比如新增低於10萬或失業率超4.5%),美聯儲沒理由不降息。市場預測降息概率94.1%,就是因爲就業太拉胯了!
有人擔心物價漲(通脹高)會讓美聯儲不敢降息。7月CPI(消費者物價)2.7%,PPI(生產者物價)3.3%,PCE(美聯儲最看重的通脹指標)大概2.5%-2.7%,都比2%的目標高。特朗普的關稅(10%-145%)還可能讓東西更貴,推高通脹。
但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就業很差,通脹高點沒那麼嚇人:
2001年和2008年:物價也高(CPI 2.9%-3.8%),但失業率一飆升,美聯儲立刻降息。
現在通脹2.7%不算離譜,遠沒到1980年代(CPI 6%以上)那種必須加息的地步。8月29日的PCE數據如果降到2.5%或更低,降息更穩;就算到3%,就業差也會讓美聯儲先救工作。
特朗普的關稅讓物價漲(預計2025年CPI多漲1-1.5%),有人覺得降息會讓物價更失控。但關稅的影響還沒完全顯現,企業現在扛着部分成本。2018-2019年貿易戰時,關稅也推高物價,但美聯儲還是降息,因爲經濟和就業更重要。現在如果8月數據證明物價漲得慢,關稅就不影響降息。
簡單說,7月就業數據(7.3萬新增,4.2%失業率)已經很危險,快到過去降息的“紅線”。美聯儲7月會議裏,好幾個大佬(像沃勒和鮑曼)都喊着要降息,鮑威爾也說“就業是頭等大事”。如果8月就業繼續差(9月5日數據),降息25個基點是跑不了的,50個基點的可能性也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