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 BTCFi 敘事升溫,Bitlayer 作爲最早基於 BitVM 上線主網的項目,已經在技術、生態和資本層面完成了三重佈局。它的原生代幣 BTR,則是這個生態的核心價值承載。
BTR 的基本信息
• 總量:10 億枚
• 用途:
• 網絡治理(提案與投票)
• 節點與安全激勵
• 生態開發與用戶獎勵
• Gas 費與生態應用支付
• 定位:既是 Bitlayer 的“權益證明”,也是 BTCFi 用戶進入的主要門票。
⸻
BTR 的價值來源
1. 網絡增長紅利:
Bitlayer 的 Rollup 和 Bridge 一旦有大量 BTC 進入,其交易量和生態應用會直接推高對 BTR 的需求。
2. 治理與質押:
節點運行和網絡安全需要質押 BTR,治理權進一步綁定長期價值。
3. 生態擴展驅動:
合作鏈(Sui、Base、Arbitrum、Cardano)與礦池(Antpool、F2Pool、SpiderPool)的流量,會通過跨鏈交互爲 BTR 帶來持續需求。
4. 資本背書:
融資 2500 萬美元,投資方包括 Polychain Capital、Franklin Templeton、Framework Ventures、ABCDE 等。資本進場往往意味着項目不會輕易失敗。
⸻
投資者關注點
• 代幣釋放節奏:早期分配與解鎖計劃會直接影響短期價格表現。
• Booster 與 Pre-TGE 活動:這是散戶最容易低成本獲取 BTR 的階段。
• 長期邏輯:Bitlayer 目標是 BTCFi 的核心基建,如果 BTCFi 敘事持續升溫,BTR 有機會成爲“賽道龍頭幣”。
⸻
當前參與機會
• Binance Wallet Booster(Phase 2):普通用戶可交互領取 BTR 機會。
• Pre-TGE:即將到來,爲早鳥投資者提供紅利窗口。
在 BTCFi 尚未大規模爆發前,BTR 的估值錨點更多依賴“敘事+預期”。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給了早期參與者最大化回報的可能。
⸻
📌 結論
BTR 的邏輯,和當年的 L2 代幣非常相似:它的價值取決於網絡使用率與生態繁榮度。
當 BTC 持有者越來越需要收益化工具,Bitlayer 的基礎設施屬性會持續被放大,而 BTR 作爲價值捕獲者,將直接受益。
👉 關注 @BitlayerLabs 在評論區分享你對 BTCFi 的看法,你覺得 BTR 會不會成爲下一批“價值代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