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盯着屏幕上跳動的K線,指尖無意識地敲擊着桌面。
賬戶餘額:12,500U。
六個月前,這個數字曾是35,000U。
他深吸一口氣,截圖發給了方墨——他唯一還願意聯繫的圈內人,也是少數幾個沒被市場徹底收割的倖存者之一。
消息剛發出,手機屏幕就亮了起來。
“持倉記錄,全部。”方墨的回覆簡短而直接。
陸沉猶豫了兩秒,還是將交易歷史拖進了對話框。十分鐘後,方墨的語音彈了出來:
“明天開始,單筆上限300U,止損3%,止盈6%。盈利超過8%,抽三成進離線錢包。”
“300U?”陸沉皺眉,“這得磨到什麼時候?”
“你想繼續被割,還是活下來?”
陸沉沒再吭聲。
第一週,他像被綁住了手腳。買了BTC,漲到3%時,他的心跳加速,腦子裏全是“再等等,衝個前高”。但最終,他還是咬牙點了平倉。18U的利潤,微不足道,但至少沒再虧。
第三週,他在ADA上嚐到了甜頭,漲到5%時,手指懸在平倉鍵上,遲遲沒按下去。
“抽利潤。”方墨的消息突然彈出,像一記警鐘。
“可趨勢還在……”
“趨勢?”方墨甩來一張他上個月爆倉的截圖,“上次你也說‘趨勢’,結果呢?”
陸沉沉默,老老實實提了部分利潤。兩天後,ADA暴跌9%。他看着剩下的倉位,第一次意識到,規則比直覺更可靠。
五個月後,市場閃崩,他的賬戶從22,000U瞬間跌至16,000U。
“抄底嗎?”他問方墨。
“抄,但不超過18,000U,止損上移。”
“如果繼續跌呢?”
“那就認輸。”
陸沉照做了。市場反彈後,他的賬戶衝到了28,000U。
一年後,他的離線錢包攢了8,000U,交易賬戶穩定在25,000U以上。某個凌晨,他翻看過去的交易記錄,忽然明白——
真正的贏家不是靠豪賭,而是學會在風暴中繫緊自己的繩索。
以前一個人在黑夜裏亂撞,現在燈在我手裏。
燈一直亮着,你跟不跟?@币来财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