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股市正掀起新一波上漲熱潮。自去年底以來,受人工智能增長預期推動的牛市在充裕資金入場後不斷走高,掩蓋了美國實施對等關稅的風險。2025 年 8 月初全球股市整體表現回暖,多個市場延續上漲趨勢,尤其是中東、歐洲和亞洲部分國家的市場表現突出。​

在美國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下,衆多投資者從美國股市撤出,涌向歐洲股市,在金融、工業和能源板塊帶動下,歐洲股市持續上漲。在日本市場,作爲代表性人工智能個股的軟銀集團股價連創新高。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愛德萬測試集團和迪思科公司的股票也受到投資者青睞。​

除日本外,全球主要經濟體均已轉向寬鬆貨幣政策。美國股市的上漲主要靠以 AI 爲主題的科技巨頭推動。例如,蘋果、英偉達、特斯拉、谷歌、微軟、Meta 和亞馬遜科技 “七巨頭” 表現突出,成爲市場的主要推動力。以 2025 年 8 月 8 日爲例,蘋果單日漲幅達 4%,標普 500 指數中科技板塊的漲幅顯著高於其他板塊。不過,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並不似股市表現得這樣樂觀,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並未完全反映在股市中。​

全球資本支出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出現改善。2024 年以來人工智能的爆發式發展帶動上市公司資本支出迅速提升。以美股爲例,2025 財年,微軟、META、谷歌、亞馬遜四家公司的資本支出有望超過 3172 億美元,較 2024 財年增長約 49.6%。標普 500 指數 ROE(TTM)從 2024 年底的 17.6% 提升至 2025 年 8 月的 18.4%,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主要經濟體開啓降息週期,通脹壓力逐步緩解,流動性日益寬鬆。2025 年全球多數地區貨幣政策進入寬鬆週期,美聯儲、歐洲、英國、中國、韓國、印度等央行通過降息、降準或者不同程度的貨幣寬鬆舉措釋放流動性。​

地緣衝突與關稅風險持續降溫,企業投資信心回升,消費者信心改善,經濟增速預期不斷上調。隨着美國與英國、越南、日本、歐盟、韓國等陸續達成初步關稅協議,以及中美關稅暫停期再次延長,國際貿易環境有所恢復。數據層面,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呈現回落態勢。​

花旗集團表示,預計全球股市的漲勢將延續到 2025 年,因利率下降和通脹緩解將有助於支撐企業獲利。花旗預測,作爲全球股市表現指標的 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 Local 到今年年底將達到 1,140 點,這意味着與 1 月 9 日收盤價 1,035.46 點相比將有 10% 的上漲空間。花旗預計全球股市每股盈餘(EPS)增長 10%,略低於分析師一致預期的 13%,並稱美國與新興市場地區或將出現最強勁的 EPS 增長表現。​

瑞銀策略師預計,2025 年全球股市將繼續反彈,並保持 MSCI 全球指數年底目標在 910 點,暗示約有 9% 的上行空間。由 Andrew Garthwait 牽頭的策略師寫道,戰術指標適度樂觀,人工智能料將提高生產力,而信貸利差、ISM、PMI 都支持股票風險溢價,即使債券收益率上升。策略師預計 2025 年 MSCI 全球指數每股收益增長 5%,歐洲斯托克指數 EPS 增長 3%,新興市場增長 16%。​

儘管如此,市場並非毫無隱憂。通脹重燃和經濟放緩可能打破當前市場的樂觀預期。美國的對等關稅措施已正式生效,雖然目前股市表現波瀾不驚,但全球經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一些市場參與者擔心出現 “滯脹”,即通脹與經濟放緩並存的局面。​

從估值來看,目前絕大多數市場的市盈率和市淨率已高於 2010 年以來的中位數水平,許多發達市場的估值甚至已經到了 90% 分位數以上的顯著偏高位置。按歷史標準衡量,美股估值較高可能對投資者構成風險。過去兩年,標普 500 指數的市盈率大幅增長,如今的市盈率爲 21.7 倍,遠高於 2022 年底的 17 倍。​

短期內,美股可能繼續受到財報季表現和政策預期的推動。但中長期來看,經濟數據的疲軟和政策調整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市場調整。投資者在享受股市上漲帶來收益的同時,也需密切關注經濟數據的變化、政策的調整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合理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潛在的市場風險。​#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 #加密市场回调 $BTC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