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比特幣支付不是新聞,用融資款囤幣纔是真正的Alpha!AsiaStrategy給所有上市公司上了一課!

當百年奢侈腕錶遇上比特幣支付,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邊界正在無聲崩塌。

一家在香港搞名錶生意的美股上市公司(原名Top Win,現在改名AsiaStrategy),剛剛乾了三件大事:

公司改名但股票代碼不變

開放比特幣買勞力士、百達翡麗這類奢侈表

之前融的1000萬美元主要用來囤比特幣

這就好比老牌奢侈品百貨突然宣佈用黃金結算——用比特幣"數字黃金"買實體奢侈品,本質上是在給高淨值客戶提供抗通脹的支付新選擇。

這件事最值得玩味的是戰略縱深:用上市公司募資的錢配置比特幣,同時開通比特幣支付入口,相當於既喫透了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升值潛力,又抓住了加密富豪的消費場景。

就像特斯拉當年一邊買比特幣一邊接受比特幣購車,AsiaStrategy更聰明——奢侈腕錶本身具備保值屬性,與比特幣形成雙重抗通脹組合拳。

當下香港正在成爲亞洲加密樞紐,這類傳統企業轉型Web3的案例會越來越密集。

MicroStrategy通過囤比特幣實現股價逆襲的邏輯,AsiaStrategy可能正在複製"上市公司+比特幣財庫"的資本玩法。

畢竟其融資用途明確寫着重倉比特幣,這比單純開通加密貨幣支付更具資本想象力。

想知道這家公司首月比特幣收款額會不會超過特斯拉?#加密市场回调

在幣圈迷茫找不到北?關注米格,每日行情解讀+熱點追蹤,帶你撥開迷霧,看清方向!